索  引  号 113708000043122397/2024-041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交通运输局 组配分类 专家解读
成文日期 2024-10-21 失效日期
有效性

专家解读丨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庞化军解读《济宁市文化旅游路网布局规划(2023-2030年)》

发布日期:2024-10-21 信息来源:济宁市交通运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经济宁市人民政府批准,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印发了《济宁市文化旅游路网布局规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准确理解把握《规划》的内容、目标,济宁市交通运输局邀请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庞化军对《规划》进行全面解读。

一、《规划》总体思路清晰。《规划》的编制是基于交通强国、全域旅游、国家文化公园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背景之下,作为济宁市首个旅游公路发展的规划文件,旨在提升公路建设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更加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提升旅游出行的便捷性、舒适性和愉悦性,助力实现“人享其行”这一目标。

二、《规划》主要目标明确。《规划》系统总结济宁市文化资源和交通优势,研究提出周游济宁“1”大环线、“快进 慢游”“2”大层级、“3主3辅”交通廊道、6条支线串联的“1-2-3-3-6”文化旅游路网发展格局。规划期末,有效提升路网通达水平,2A级以上景区通达率100%。围绕旅游公路总体目标,聚力创建“儒风水韵、路景融通”独具济宁特色的旅游公路品牌。

三、《规划》布局科学合理。《规划》提出建设文化旅游“1大环线”,重点串联济宁市主要景点,连通运河文化、儒家文化、水浒文化。“三主三辅”旅游廊道即“鲁风运河”风景道、“孔孟儒家”文化道、“东文西武”串联道、“观岳听泉”山水路、“儒乡民俗”畅游路、“生态田园”产业路,打通济宁旅游快通道。“6条支线”畅通微循环,强化串联、通达功能。《规划》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五大廊道旅游公路建设任务,促进全市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规划》措施切实有效。从示范项目方面,提出充分挖掘运河文化和儒家文化优势打造示范样板路;从服务设施方面,系统梳理服务区、驿站、观景台、自驾车营地等技术要求;在保障措施方面,提出完善工作机制、抓好项目实施、强化要素保障、加强示范推广等具体举措。



专家信息: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庞化军


【政策原文】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济宁市文化旅游路网布局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