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暂无 | 主题分类: | 政府组成部门 |
---|---|---|---|
成文日期: | 2022-04-13 | 发布日期: | 2022-04-13 |
发布机关: | 济宁市应急管理局 | 统一编号: | 无 |
标 题: | 济宁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济宁市安全生产异地执法常态化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 ||
发文字号: | 济应急字〔2022〕35号 | 有 效 性: | 0 |
发布机关: | 济宁市应急管理局 |
---|---|
主题分类: | 政府组成部门 |
成文日期: | 2022-04-13 |
发布日期: | 2022-04-13 |
发布机关: | 济宁市应急管理局 |
统一编号: | 无 |
标 题: | 济宁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济宁市安全生产异地执法常态化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济应急字〔2022〕35号 |
有 效 性: | 0 |
济宁市应急管理局
关于印发《济宁市安全生产异地执法常态化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济应急字〔2022〕35号
各县(市、区)应急局,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应急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急管理中心:
现将《济宁市安全生产异地执法常态化工作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济宁市应急管理局
2022年4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济宁市安全生产异地执法常态化工作方案(试行)
为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严惩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制度性建设整治执法“宽松软”,破解地方保护、人情执法等问题,按照省应急厅安全生产执法工作要求,建立全市安全生产异地执法常态化工作机制。具体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坚持凡检查必执法、凡执法优先采用异地执法方式。聚焦重大风险点和重大事故隐患,通过开展全域性异地执法、区域性异地执法、示范式异地执法和帮扶式异地执法,严惩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执法会商、督办约谈、总结评估、调度通报等制度,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执法水平,倒逼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落实主体责任,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从根本上减少事故隐患,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工作方式
主要采取以下四种方式开展异地执法:
(一)全域性异地执法。市应急局组织并选派执法业务骨干带队,从全市抽调执法人员、聘请安全专家,回避检查人员所在辖区,随机搭配、异地组队开展执法。全域性异地执法主要适用于重点时段或者重要时期,每年至少组织开展 1 次。
(二)区域性异地执法。将全市划分第一片区、第二片区、第三片区三个片区。原则上每3-4个县(市、区)组成一个片区,并适时调整。区域性异地执法采取轮值制,每季度选出 1 个县(市、区)牵头组织,由所在县(市、区)应急局分管负责同志任轮值长、县(市、区)执法大队负责人为召集人,按照“A 查B、B 查 C、C 查 D、D 查 A”的方式开展异地执法,市应急局组成督导组负责指导协调,每季度组织开展 1 次。
(三)示范式异地执法。从市县两级应急局选拔懂执法业务、懂安全管理、懂安全技术、懂安全标准的市级执法骨干,由市应急局统一组织,开展市级示范式异地执法。市级示范执法结束后,就地转为督查指导组,监督指导所在县开展执法检查,看现场检查及文书制作是否规范、处罚案件是否到位、检查问题是否闭环。
(四)帮扶式异地执法。由市应急局执法人员带队,从全市抽调执法骨干,对有关县市区(检查企业少、执法立案率低、处罚额度低、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开展帮扶式异地执法,发现问题交属地落实,市应急局对部分严重违法行为直接实施行政处罚。各县市区也可根据需要向市局申请帮扶式执法。帮扶式异地执法每季度开展 1 次,连续 2 次被执法帮扶的,约谈该县应急局主要负责同志,同时抄送该县(市、区)安委会负责同志。
三、程序内容
根据市局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山东省安全生产集中执法检查工作规范》的规定,坚持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并重,采用“启动会+现场执法检查+沟通会+总结会”“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操作员工全过程在场”和“执法+专家”三位一体执法模式,参照《山东省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表》,通过“山东省安全生产执法信息平台”强化执法信息上传、公示和共享,增强异地执法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四、工作保障
(一)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各级要建立稳定的异地执法经费保障渠道,列入部门年度预算,确保执法期间的车辆、装备、食宿等执法工作需要。
(二)建立集中培训制度。每次全域性、区域性、示范式、帮扶式异地执法开始前,组织召开动员会,部署执法任务,并对参与人员进行集中执法培训。
(三)建立执法会商制度。异地执法开展前,组织执法骨干、业务能手以及安全专家,对执法检查发现的疑难问题特别是共性问题进行会商并形成意见。会商意见可作为对同类问题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建立评估激励制度。异地执法结束后,应及时总结执法情况并通过发文、会议或培训等形式进行通报,并要求相关县对同类企业开展执法检查,消除同类问题隐患,真正做到“检查一家企业、提升一个行业”。
(五)建立宣传和督办制度。加强宣传引导,邀请新闻媒体记者跟踪采访报道,宣传典型经验,曝光严重违法行为和重大事故隐患。加强通报督导,及时调度通报异地执法情况,梳理分析发现的违法行为,形成问题清单,告知同行业企业对照清单自查自纠,杜绝同类违法行为再次发生。加强督导检查,对情况复杂案件或属地未落实的案件,及时督办并可提级至由市应急局直接实施处罚,对异地执法中不按规定落实职责、不遵守纪律的人员进行问责或从骨干库中除名。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执法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不断强化执法工作,持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执法能力。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结合年度执法计划,组织县(市、区)、乡镇(街道)执法人员,统筹开展异地执法。
(二)执法服务并举。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做到精准执法、规范执法,增强异地执法的权威性、有效性。在异地执法中,应主动与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充分交流沟通。在下达整改指令时,根据被检查单位实际情况,为其提供问题整改的标准规范、政策文件等依据,促进被检查单位高质量完成问题整改。
(三)坚持廉洁自律。执法人员应当文明执法,尊重和保护生产经营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涉及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的应当为其保密。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各项廉政纪律规定,严格执行《山东省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廉政承诺制度》,严格履行执法程序,依法依规做好异地执法工作,树立应急管理系统良好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