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兖州区 > 济宁市兖州区旧关小学 > 教育教学 > 教学信息

济宁市兖州区旧关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执行完成情况

发布日期:2025-08-25 08:01 信息来源:兖州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本学期,我校围绕既定教学计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教学管理、质量提升、学生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执行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2 月工作:开篇布局,夯实学期基础

计划 2 月明确的 8 项任务均高效落地,为学期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教学理念与课标学习: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新学期教学计划解读与新课标专题培训,通过 “政策领学 + 学科研讨 + 案例分析” 形式,让教师清晰把握学期教学目标、进度安排及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推动教学理念与课标要求深度衔接。

教研制度与责任完善:修订教研组管理制度,细化业务领导包保责任,明确领导对学科教研活动的指导、监督职责,形成 “领导包学科、教师抓落实” 的管理体系,提升教研工作规范性。

师资与课时统筹:结合教师专业特长、教学经验及各年级学情,完成新学期教师任课调整,确保各年级课时分配均衡,无学科师资缺口或课时冗余问题,满足教学基本需求。

教学进度与备课监督:督促各年级组依据教学大纲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同步开展常规集体备课,重点审核备课内容的科学性、重难点的精准性,确保各年级教学起步有序。

常规教研启动继续推行 “三周一轮教研课” 制度,覆盖全学科教师,首月完成首轮教研课安排,通过 “备课 - 授课 - 评课” 流程,帮助教师快速进入教学状态;常规集体备课同步常态化开展,每周固定时段研讨教学细节。

“青蓝工程” 中期评估:启动师徒结对成果中期评估,通过听课、查备课记录、访谈师徒等方式,检验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帮扶成效,多数青年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上展现明显进步,帮扶机制作用初步显现。

阅读计划启动:推出 “阅时光” 新学期阅读计划,顺利承办区阅读节活动,营造初期阅读氛围,为后续阅读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六年级专题部署:召开六年级考试学科专题工作会,分析上学期学情,明确本学期教学重点、复习节奏及学情监测节点,帮助六年级教师聚焦毕业年级教学目标。

二、3 月工作:多元发力,深化教研与学生培育

三校联盟联合教研:联合大安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三校联盟教研活动,以 “高效课堂构建” 为主题,组织 “同课异构”“经验分享” 两大环节。三校教师围绕同一教学内容设计不同教案并授课,课后共同研讨高效课堂特征;同时交流班级管理、学困生辅导经验,实现校际资源共享,推动教研视野拓展。

骨干教师外出培训选派学科骨干教师赴外地参加培训学习,培训后要求教师撰写学习心得,并在学科组内开展 “二次分享”,将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传递至全校,带动教师整体认知提升。

“名师示范课” 推广顺利承办济宁市“名师送课” 活动,名师课堂聚焦 “以生为本”,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方式打造高效课堂,课后开展专题研讨,提炼可复制的课堂模式,供全校教师学习借鉴。

学生竞赛启动:同步启动 “计算小达人”“英语绘本通关赛”“规范书写” 活动,制定 “汉字书写考级” 年级赛程。明确各竞赛的参与范围、评选标准及时间节点,如 “计算小达人” 分年级设题、“汉字书写考级” 按 1-6 年级制定分级标准,激发学生学科学习兴趣,为后续竞赛开展明确方向。

三、4 月工作:质量监控与素养培育并行

教学常规抽查:组织教师教案、作业批改情况抽查,成立专项小组,按 “教案规范性、目标匹配度、作业批改及时性与评语针对性” 标准评估。抽查覆盖全学科教师,形成反馈报告,对教案创新不足、作业批改疏漏的教师提出整改要求,推动教学常规规范化。

期中考试命题统筹:期中考试命题工作,重点落实情境化、分层试题设计,按 “基础题 70%、提升题 20%、拓展题 10%” 比例命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同时明确命题审核流程,确保试题难度适宜、知识点覆盖全面,为期中考试做好准备。

情境化试题库建设:推进情境化试题库建设,组织各学科组研讨典型案例。各学科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试题,如数学围绕 “购物计算”、英语围绕 “校园对话”、科学围绕 “实验操作”,提升试题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为教学评价提供优质资源。

“世界读书日” 系列活动:结合 “世界读书日” 开展系列活动,包括读书征文比赛、阅读手抄报展览。进一步浓厚校园阅读氛围,落实 “阅时光” 计划目标。

四、5 月工作:考试分析与教师能力提升

期中考试与成绩分析:组织全校期中考试,严格规范考务流程,确保考试公平;考后各学科组开展成绩分析会,不仅统计平均分、及格率等数据,更深入分析学生知识点薄弱环节,形成分析报告,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培优辅差” 方案制定:基于期中考试分析结果,各年级组制定 “培优辅差” 专项方案。明确优等生拓展学习内容、学困生辅导计划,如优等生开展学科拓展讲座、学困生实行 “一对一” 知识点补漏,确保教学针对性提升。

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设置说课、微课展示两个环节,20 名青年教师参赛。评委从 “教学设计逻辑性、语言表达清晰度、微课技术运用” 评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与交流平台,推动其教学技能成长。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各年级根据学情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学习心得、梳理知识体系、探讨疑难问题,教师引导小组间互评,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与表达能力。

五、6-7 月工作:收尾冲刺与总结沉淀

6 月复习与特色工作:组织各学科复习计划审核,确保复习进度合理、重点突出;开展 “复习课示范” 教研,由优秀教师呈现复习课范例,提炼 “知识梳理 + 错题精讲 + 针对性练习” 复习模式;设计跨学科项目式暑期特色作业,如 “家乡文化调研”“环保主题实践”,打破学科界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协调音体美学科期末抽测,明确抽测内容与标准,完成抽测组织工作;召开 “阅时光” 阅读成果总结会,举办 “阅读嘉年华”,表彰 “阅读之星”“书香班级”。

7 月业务检查与考试安排:完成教师个人及教研组教学业务检查,涵盖教案、听课记录、教研材料等,确保学期业务资料完整;统筹期末考试监考、阅卷工作,明确监考职责与阅卷标准,确保科学公平;考试后组织成绩分析,形成学期教学质量报告,总结学期教学成效与不足,为新学期工作提供参考。

六、工作总结与反思

本学期教研室严格对标计划,所有任务均按节点、保质量落地,实现 “教学管理规范、教研活动多元、学生素养提升、教学质量稳定” 的目标。但也存在不足,如部分教师情境化教学实践不足、“培优辅差” 个别案例成效待提升。后续将针对问题优化,确保未来工作更贴合教学需求,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