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海关上半年截获外来物种1026批次
活体亚特拉斯大兜虫、苏卡达陆龟、白手幽灵吸血鬼蟹……各类“异宠”企图潜伏入境?今年以来,拱北海关已在拱北、港珠澳大桥、横琴等多个口岸截获恶魔蟹、宠物龟、观赏鱼等外来物种100余种、1026批次。
科技赋能预警研判
早上7点多,是拱北海关国际动物卫生信息办最忙碌的时刻。自成立以来,40多个年头,这里一直进行着国家动物疫情风险信息收集、研判、预警工作。
“以前各大系统并不完善,原始数据多来自平日积累,手工验算居多。现在依托‘智慧动植检’模块建设,搭建并运用国际动植物疫情信息管理平台,我们从文献检索、政策解读到数据分析,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新入职的信息员小孔是该关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受益者。
随着近年来国内“异宠”市场火爆,口岸相关查获情事也增多。拱北海关运用风控数据大模型对异宠查发案例复盘分析,梳理出8类高风险物品影子产品及多个高风险国家(地区)的邮件进行重点布控。“风控分局建立了外来物种风险监控模型,加强风险监测、分析和处置,并定期向口岸推送风险信息。”拱北海关风险防控分局程副科长说。
今年1-6月,运用监控模型重点布控,检出有害生物1.4万批次。
严密口岸检疫监管
今年3月4日,拱北海关隶属闸口海关在拱北口岸截获外来物种橙红陆寄居蟹72只,这是继2月份该关截获60只该物种后的连续第二次截获。
为严密防范外来物种跨境入侵,拱北海关持续加强口岸监管,在各口岸组建专业监测团队,设置各类监测点300余个,综合运用“人-机-犬-仪”智能手段,自主开发“禁止携带物信息自动录入”数据抓取小程序,现场检疫处置效率提升70%。今年以来,该关截获禁止携带入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近2.1万批次。其中,坎伯兰彩龟在全国范围内无截获记录,关区首次检出咖啡果小蠹。
协同深化社会共治
“通过刚才的讲解,我了解到国门生物安全的历史,更通过标本和案例学习了生物入侵的知识,生态环境很重要,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保护。”同学们议论道。进入暑期,中山港海关“青篱”国门生物安全科普教育基地迎来研学团队高峰。
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是“走深走实十周年”,拱北海关多个普法宣传阵地创新形式,通过海关开放日、故事进校园、标本进景区、案例进口岸等“走心”互动,全方位开展国门生物安全宣传活动50余场次,覆盖受众逾11万人,让守护国门生物安全从“共识共情”到“共鸣共治”。
此外,该关加强与澳门市政署以及地方农林、生态环境、检察院、法院、司法鉴定机构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建立信息共享、定期通报、联动协作等机制,开展外来物种本底调查,推动区域生物安全一体化防控。(李晓童/文)
文章来源:海关总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