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济东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规范、创新、提质”总要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深化“双减”政策落地为核心,以问题整改为导向,聚焦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特色化、教师专业成长和五育融合实践,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打造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二、工作目标
1. 课堂改革深化:全面推广“高效课堂”模式,实现90%以上教师熟练应用分层教学策略,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至85%以上。
2. 双减提质增效:优化作业设计与课后服务,确保初中生日均作业时长控制在75分钟以内,课后服务课程满意度达95%。
3. 课程体系升级:开发3-5门跨学科精品校本课程,劳动教育、科技教育形成区域示范品牌。
4. 教师能力突破:完成教师全员新课标培训,培养区级骨干教师5名,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率提升20%。
5. 教研成果转化:推动80%校级教研成果应用于日常教学,申报2项市级以上课题。
三、重点工作与具体措施
(一)深化课堂改革,构建高效育人模式
1. 课堂模式优化
分层教学全覆盖:
推行“基础层、提升层、拓展层”三阶教学目标设计,每节课预留15分钟分层训练时间,教案中明确标注分层策略。
建立“学情动态监测表”,每月由班主任、学科教师联合更新学生学习状态数据,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案。
技术赋能课堂:
引入“智慧课堂”系统,在七年级试点AI学情分析工具,实时生成课堂互动数据报告,辅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
2. 教学督导强化
成立“课堂改革督导组”(校长领衔,骨干教师参与),实行“三查三评”制度:
每周抽查10%教师的课堂教学,重点检查分层教学实施情况;
每月组织1次学生评教(聚焦课堂参与度、作业针对性);
每学期开展2次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代表参与课堂观察。
(二)落实“双减”攻坚,提升育人质量
1. 作业管理精细化
分层作业2.0版本:
开发“基础巩固(必做)+能力拓展(选做)+实践探究(小组合作)”作业体系,每学科每周至少设计1项实践类作业(如社会调查、科学实验)。
建立“作业熔断机制”:晚9点后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可申请暂停,教师须次日进行个性化辅导。
资源平台建设:
搭建校级“优质作业资源库”,按学科、难度、类型分类上传案例,教师每周至少上传1份原创作业设计。
2. 课后服务品牌化
质量监控强化:
实施课后服务“五星评价”(课程内容、师资水平、学生参与、成果展示、家长反馈),学期末评选3个“金牌班级”。
(三)推进课程创新,打造五育融合特色
1.“运动与健康”(体育+心理):设计情绪管理运动游戏,编制校本《心理健康运动指南》。
2. 劳动教育提质
实施“劳动+”行动计划:
劳动+社区:与街道合作设立“公益服务岗”,学生每学期完成8小时社区劳动实践。
(四)强化教师培养,激活发展动能
1. 分层培养体系
新教师:开展“教学基本功百日攻坚”(2-4月),每日练字、每周微课、每月考核,实行末位导师强化辅导制。
骨干教师:组建“名师工作坊”,承担区级公开课、跨校带徒任务,每人每学期至少输出1项教学成果(如课例视频、论文)。
2. 教研成果转化
制定《教研成果落地行动计划》:
与区域内3所优质学校共建“教研成果转化联盟”,开展联合教研、资源共享。
四、保障机制
1. 组织保障:
成立“教学质量提升指挥部”,下设课堂改革、课程创新、教师发展三个专项组,实行周调度、月汇报制度。
2. 制度保障:
修订《教学质量奖惩办法》,将分层教学实施效果、教研成果转化率纳入绩效考核,设立“教学创新奖”。
五、月度推进计划
3月高效课堂全员培训,分层作业资源库上线,教师培训覆盖率100%,上传作业案例200份
4月 跨学科课程公开课展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期中教学督导 ,展示课不少于10节,大赛参与率100%
5月 劳动教育月主题活动,家长开放日暨课后服务成果展, 课题中期评审 ,社区劳动实践参与率90%,成果展满意度≥90%
6月校本课程验收评优,期末复习分层指导,教学质量总结表彰 , 评选3门精品课程,学困生辅导覆盖率100% |
六、结语
2025年是济东学校“教学质量攻坚年”。教务处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聚焦问题破解,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推动课堂教学提质、校本课程出彩、教师队伍拔尖,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贡献教育智慧与力量!
济东学校教务处
202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