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数字技术赋能园区“绿色气质” 电企联合规划产业未来

发布日期:2024-03-07 17:22 信息来源:济宁高新区党政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济宁高新区运用数字技术通过对园区企业能耗数据的汇聚、分析、建模,逐步建立和完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监管的统一平台,形成园区能源消费、企业生产等数据的统一管控,本着既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又兼顾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原则,积极推进能源革命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命题,为济宁构建智慧型城市贡献科技力量。

图片

一、基于能耗数据检测分析赋能企业产能优化

构建端到端的监测体系,实现了园区内所有生产环节和耗能节点的全面监控,确保核算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关键指标的实时在线监测,大幅提高数据获取频次,变离线报告为在线核查,确保核算过程真实反映当前状况。系统性整合各生产环节和能源消费节点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排除虚假数据对核查结果的影响,保证核查结果真实有效。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装置稳定性、产量质量、能效指标的智能诊断。在保证企业产量的前提下,优化生产时间段的用电成本和碳排放,通过产能调度的精细化管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经济和环境效益。

二、基于园区碳排分析诊断赋能园区低碳转型

构建标准化的园区年度能耗计量核算体系,依托精细化监测数据进行碳排放清单统计。建立物料输入产出模型,配合在线监测优化核算准确性,考虑生产工艺和产品变化对系统单位能耗的影响,建立动态计量模型。根据能耗和碳排异常诊断应用场景,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标杆对标,展示园区主要能效和碳排放指标。对标杆值差异大的重点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和深入诊断。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识别高能耗和高排放的关键节点,为企业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确定重点方向,实现问题导向的持续改进。

三、基于碳排标准核算赋能监管政府有效监管

构建政企联动的监管模式,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合力。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提升监管效果,实时精准监测结果,企业无法通过虚报数据逃避监管。通过标准化核算,形成可比性强的碳核查结果,为政府碳监管决策提供依据。统筹考虑原料获取、产品运输等全链条耗能环节,采用碳核查标准化方法,扩大监测范围,构建全生命周期分析模型。通过关联分析不同环节的碳排放数据,提高核查结果的真实性,为政府部门制定针对性减排政策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全面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实现碳减排“箭和靶”精准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