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为进一步做好校园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防范、指挥、处置工作机制,做到分工协作、责任明确、有备无患,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针对校园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制定如下应急方案。
一、适用范围
学校师生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师生本人或共同居住成员是密接、次密接及类似新冠肺炎症状的应急处置。
发现发热等可疑症状人员;
3、其它情形;
4、学校因疫情形势延迟开学、停课的事务安排。
二、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及专项工作组
(一)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孟庆周 校长13355102416
职责:全面负责学校疫情应急处置工作,为第一责任人
副组长:刘庆荣 副校长 13863713435
胡海燕 副校长 17662205816
成员: 杨成军 政教处主任 13583781140
颜 勇 办公室主任 13791746456
田桂平 总务处主任 13475780144
朱秀丽 教导处主任 13954773190
苏文华 教科室主任 13964966479
王 霞 教导处副主任 13562796213
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置办公室,颜勇任办公室主任。
主要职责:具体负责学校疫情应急处置工作,为具体责任人。负责指挥和组织疫情处置工作;对有关事项作出决策;督促各相关应急处置职能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对各职能小组的工作进行指导;向上级部门请求救援,协调社会资源等。
(二)专项工作组职责
1、综合组
组 长:刘庆荣13863713435
组 员:颜 勇 13791746456
主要职责:配合校长联系上级部门,传达工作指令,综合协调其他专项工作组落实应急处置措施。组织志愿者培训,根据各组需要科学安排工作。
防疫组
组 长:朱秀丽13954773190
成 员:盛美苓13791703297 朱歌13305375304 李娟15589740319 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负责重点人员临时留观,配合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流调、集中隔离转运,指导师生个人防护。
3、管控组
组 长:胡海燕17662205816
成 员: 王 霞13562796213 闫萍13345180286 高英13721910406 于雪艳13406830180 陈爱东15269750187 梅玉英13583718226 王翠芳15589740317
主要职责:负责校门、重点区域等场所人员封控,组织师生全员核酸检测等工作。
4、消杀组
组 长:苏文华13964966479
成 员: 韩瑞敏13605379331
主要职责:负责环境消杀,重点场所消毒,配合专业人员终末消毒。
5、信息组
组 长:杨成军13583781140
成 员:周英敏13605379331
主要职责:负责家校沟通、信息推送及一个口径对外传报、舆情应对等工作。起草审核重要文稿,做好文字材料工作。
6、保障组
组长:田桂平13475780144
成员:仙福振19953783029
主要职责:负责防疫物资、生活物资等后勤保障。
三、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及要求
(一)、预防工作措施
保持备战状态。严格执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专班人员24小时“双值班”制度,启动“一日两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 责任人:刘庆荣 颜勇)
核对全校教职工通讯录,核对电话号码,所有负责人、
班主任、值班人员确保 24 小时电话畅通。学校负责人、班主任、值班人员要掌握卫健、医院、等办公电话、负责人电话。(责任人:颜勇)
学校卫生保健室储备一定应急医疗物资(责任人:田桂平 朱秀丽)
加强信息沟通。班主任确保与每一名家长联络畅通。( 责任人:各班班主任)
严控人员出入。疫情解除之前,对在校学生,无特殊情况不外出。严格封闭管理,控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 谢绝各类来访参观。(责任人:田桂平)
4.明确言行规范。师生不转发未经确认的疫情信息,不谈论小道消息,不传播逻辑不严密、带情绪、标题党的文章。 应该传播的是政府网、人民日报等官方权威媒体的信息,关注卫健委、专家发布的信息,积极传播防治肺炎、常态化防控措施等有关知识。( 责任人:杨成军)
5.设置隔离室
隔离室( 责任人:苏文华 )
6.设置留观点
校门口东侧临时留观点( 责任人:朱秀丽 当日带班领导)
(二)、应急处置
1、区疾控中心向教育复学组办公室(区教体局防疫指挥部办公室)通报“校园突发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应急处置的相关情形”信息。教育复学组办公室第一时间上传下达。
(1)、教育复学组办公室第一时间向区教体局局长郭庆瑞同志报告情况、请示工作。
(2)、郭庆瑞同志将相关情形报告区指挥部,请示应急处置指令;按照指令,向学校通报信息,通知孟庆周校长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教育复学组办公室进入应急状态开展工作。
(3)、孟庆周校长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通知学校防疫组、管控组、消杀组、信息组、保障组、综合组等专项工作组进入应急处置岗位,按规程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及时、规范、有效进行处置。
(4)、教体局教育复学组办公室协调公安、疾控、市场监管等部门指导学校应急处置工作。
2、学校通过健康随访追踪、重点人群排查(负责人:刘庆荣 朱秀丽 各班班主任)等途径,发现“校园突发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应急处置的相关情形”。学校第一时间报告情况(孟庆周)。
(1)学校健康随访追踪、重点人群排查工作人员(刘庆荣)向校长报告相关情形。
(2)孟庆周校长向区教体局局长郭庆瑞同志报告情况。
(3)郭庆瑞同志将相关情形报告区指挥部研判,请示应急处置指令;根据指令,通知孟庆周校长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教育复学组办公室进入应急状态开展工作。
(4)孟庆周校长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通知学校防疫组、管控组、消杀组、信息组、保障组、综合组等专项工作组进入应急处置岗位,按规程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及时、规范、有效进行处置。
(5)教育复学组办公室协调公安、疾控、市场监管等部门指导学校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场景
背景一:学校接到区教育复学组通知,本校一名学生家长为新冠确诊病例,该生为新冠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学校立即启动《校园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校长:孟庆周
1、通知管控组人员(胡海燕 )立即封闭校园各进出口,人员不进不出(协调当地公安派出所配合)。校内停止一切聚集性活动,所有师生员工停止流动,佩戴口罩,相对固定在当前所在场所,逐步引导至相关管控场所(各班班主任)。在校门口设置“应急处置临时指挥部”,供区指挥部、教育复学组等各部门领导协调指导工作(田桂平)。外来人员一律不得进校(胡海燕 王 霞)。区疾控中心等专业人员进校须核验身份,及时引导至相应工作地点(胡海燕 )。第一时间落地查人,用最短的时间准确掌握该生所在场所(朱秀丽),设立应急管控区域,封控与该生密切接触人员,不进不出(刘庆荣、杨成军、颜勇
朱歌、闫萍)。
2、孟庆周向区教育复学组报告校园管控情况。
3、孟庆周全程关注处置过程,及时与区指挥部、教育复学组成员汇报沟通情况,根据专家建议及时调整优化处置措施。
场景1:该生在教室
【学校管控组】组长:胡海燕
根据校长指令,统筹安排、调度本组人员的工作。
1、(胡海燕)通知该班暂时停课,该班所有任课教师和学生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与人接触,期间任何人不得外出。要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保持安静,不要恐慌。
A(闫萍)做二级防护,在教室前后两侧终端位置,采取设置警戒线等方式,尽可能拉大距离,对该生所在教室进行封控管理。B(高英)做二级防护,在教室外封控区值勤,教育管理教室内人员不要外出,劝阻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该封闭区域,等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到校处置。
2、师生临时封控管理期间,确有师生如厕或需要配餐等其他情况的,管控组需落实专门通道,教室外值勤的B(于雪艳)引导,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措施。沿专门通道往返途中,与其他人员尽量远离;引导人员如厕后及时洗手。送餐人员不得进入管控区域;管控组人员在收回餐具交于送餐人员之前,需对配餐箱、餐具进行消毒。相关工作事项及时请示区疾控、市场监管部门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3、C(陈爱东、梅玉英)设置该生所在封控教室至校内临时留观室的专用通道。
4、D(胡海燕)通知临时隔离场所同楼层其它教室、办公室等场所的人员正确佩戴口罩,不要离开所在场所,并安排教育干部做好临时管控,在原地等待管理指令。通知、管控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引起恐慌。教育干部需检查所有人员的口罩佩戴情况。
5、(胡海燕)视情势发展,按照区指挥部指令,做好全校人员场所固定、梯次封闭管控准备,结合学校人员分布实际,划定固定管控单元,形成网格化封闭管控模式。
6、(刘庆荣)组织学校师生全员核酸检测。配合疾控部门,用最快的时间组织好师生全员核酸检测。在校内空旷、通风良好的场地设置采集点,划分等候区、采集区、临时隔离区等,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分组,教职员工分组同步有序进行。(王翠芳)通知各组检测具体时间和采集点,尽可能减少师生员工排队等候时间。(苏文华)核酸检测结束后做好场所通风、环境消杀等工作。
【学校防疫组】组长:朱秀丽
根据校长指令,统筹安排、调度本组人员的工作。
校医(朱秀丽)校医做二级防护,在教室门口为该生做好二级防护,沿专用通道至临时留观室,初步进行流行病学史询问,正确使用水银温度计间隔15分钟复测学生体温两次,并做好登记;安抚该生情绪,避免引起心理恐慌(期间与该生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配合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对该生进行流调、转运。
2、A(盛美苓)做二级防护,在教室门口引导教室内教师或学生干部开窗通风,指导师生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做好师生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等工作。配合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对该班师生进行流调、转运。
3、B(朱歌)做二级防护,配合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对本楼层其他班级、该班授课老师所教其他班级学生及该班授课老师同办公室同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排查校内人员,判定密接、次密接,并通知管控组对以上人员进行临时隔离管控。
4、C(李娟)协助后续到达的疾控人员做好进一步流调、采样、消毒、人员转运等工作,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密接、次密接学生进行集中隔离,14周岁及以下可由一名家长陪同或在当地指挥部批准下安排社区对学生及共同居住人员全部实行居家隔离)。
5、以上工作结束后,防疫组配合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转运需要集中隔离的人员。
6、密接、次密接等相关人员转运后,(周英敏)对于临时封闭在校内的其他师生,各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做二级防护),安抚师生情绪,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引起心理恐慌。按照指令,通知需要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
【学校信息组】组长:杨成军
根据校长指令,统筹安排、调度本组人员的工作。
(杨成军)整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师生花名册信息,以及其他相关班级的教职工、学生花名册信息,包括师生本人及家庭成员的联系电话、现居住地址、身份证号等内容。根据需要及时上报区指挥部教育复学组,推送区指挥部疫情防治与专家组、社区防控组等工作专班。
(杨成军)按照指令,组织各班班主任、学科教师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师生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一对一”通报情况,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对共同居住家庭成员及其他一般接触人员进行风险提醒。
(周英敏)组织人员做好师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监测期间的心理疏导、健康随访追踪等工作。健康随访和心理疏导工作自该生及其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其他一般接触者居家健康监测之日起,直至健康返校,全程做好每日随访记录。
4、待核酸检查结果出来后,根据属地指挥部研判,确定学校是否封控管理(孟庆周)。如学校不进行封控管理,则通知家长分批次、有序将学生接回或学校集中送回,纳入社区管理,实行居家健康监测14天。隔离期满,按照学校规定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周英敏)。
5、(杨成军)做好舆情应对,健全信息监测、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
6、(杨成军)及时做好对上信息沟通、对外信息发布等各项工作。
【学校消杀组】组长:苏文华
根据校长指令,统筹安排、调度本组人员的工作。工作组成员按照操作规范,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使用消毒剂和消毒器具,在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指导下,及时、彻底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1、(苏文华)临时留观室。室内物品用75%酒精进行表面擦拭消毒。对室内地面、墙面用过氧化氢或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含氯消毒剂喷洒地面后用清水擦拭,下同)。用紫外线消毒灯进行30分钟空气消毒。做好该场所清洁消毒记录。
2、(苏文华)该生所在教室及同楼层其它教室、办公室。尽可能长时间地进行开窗通风。对室内物品用75%酒精进行表面擦拭消毒。对室内地面、墙面用过氧化氢或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
3、(韩瑞敏)该生所在教室楼层。对地面、墙面用过氧化氢或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
4、(韩瑞敏)专用通道。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依次进行喷雾消毒。
5、(韩瑞敏)临时封控教室内师生就餐后,在管控组人员收回餐具交于送餐人员之前,在市场监管部门专业人员指导下,用75%酒精对配餐箱进行消毒,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
6、(苏文华)室内消毒后,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和生活污水等按照规范进行清洁消毒。
7、(苏文华)消毒工作完毕,对各专项工作组所有防护装备等进行规范处置。所用消毒工具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洗消毒。到达规定的消毒作用时间后,请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
【学校保障组】组长:田桂平
启动服务应急预案,根据校长指令,统筹安排、调度本组人员的工作。统一公布服务热线(田桂平:),确保服务保障到位。
1、(田桂平:)按照区疾控中心要求,为到校流调等工作提前准备办公场所、用品等。
2、(田桂平:)及时调配、送达足量的二级防护装备(一次性连体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工作帽、N95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鞋套、防护面屏或眼罩)、消毒剂、免洗消毒液、隔离带等所需物资到相应处置岗位。
3、(田桂平:)提前对接商超、配餐公司。按照需要和指令,及时、安全提供师生饮水、就餐等生活服务。
4、(仙福振:)加强协调,保障正常用水、用电,确保空调、供暖等设施设备正常运转。
5、(仙福振:)组织好校内教职工参与的志愿者服务,参与服务的所有人员做好核酸检测和自我防护,服务过程中每日一检。
【学校综合组】组长:刘庆荣:13863713435
根据校长指令,统筹安排、调度本组人员的工作。
1、(刘庆荣:13863713435)对校长指令第一时间传达、协调调度、督促落实。
2、(刘庆荣:13863713435)协调其他各专项工作组迅即进入应急处置岗位,高效运作、密切配合。
3、(刘庆荣:13863713435)协调区指挥部指派到校指导工作的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人员、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及时与学校、与专项工作组无缝衔接。
场景2:该生在功能室、操场等校内其他场所
【学校管控组】组长:胡海燕
根据校长指令,统筹安排、调度本组人员的工作。
1、安排(闫萍)做二级防护,在该场所前后、周边,采取设置警戒线等方式,尽可能拉大空间距离,对该生所在场所进行封控管理。
2、安排(王霞 高英 于雪艳 陈爱东 梅玉英)做二级防护,在场所外所有进出口值勤,教育管理场所内人员不要外出,劝阻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该封闭区域。
3、(闫萍 王翠芳)设置该生所在场所至校内临时留观室的专用通道。
4、(胡海燕)通知该场所临近区域的人员正确佩戴口罩,暂时不要离开,并安排教育干部做好临时管控,等待管理指令。通知、管控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引起恐慌。
5、(胡海燕)视情势发展,按照区指挥部指令,做好全校人员场所固定、梯次封闭管控准备,结合学校人员分布实际,划定固定管控单元,形成网格化封闭管控模式。
【学校防疫组】组长:朱秀丽
根据校长指令,统筹安排、调度本组人员的工作。
1、校医(朱秀丽)做二级防护进入该场所,引导该生正确佩戴口罩,沿专用通道至临时留观室,首先进行流行病学史询问,其次正确使用水银温度计间隔15分钟复测学生体温两次,并做好登记;安抚该生情绪,避免引起心理恐慌。配合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沿专用通道将该生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观察。
2、A(盛美苓)做二级防护进入该场所,开窗通风(室内),指导场所内其他师生正确佩戴口罩,配合疾控中心专业人员,逐人询问流行病学史,正确使用水银温度计检测体温,并做好登记;做好师生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等工作。配合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沿专用通道将该班其他学生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观察。
3、B(朱歌)配合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其他场所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转运其它需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
4、该班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周英敏)做二级防护,配合防疫组人员工作,重点安抚师生情绪,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引起心理恐慌。
5、按照指令,做好全校人员场所固定、梯次封闭管控,结合学校人员分布实际,划定固定管控单元,形成网格化封闭管控模式(管控组)。
【学校其他工作组】信息组、消杀组、保障组、综合组的处置工作参照“场景1”执行。
场景3:该生不在校内
学校校长:孟庆周
1、向区教育复学组报告情况,包括该生当前位置信息、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初步处置措施等内容。(区教育复学组向区指挥部综合组、疫情防治与专家组、社区防控组,以及该生当前场所所属镇街或单位分别通报情况)
2、(刘庆荣)通知该生在现场所不要离开,正确佩戴口罩,等待学校老师赶来帮助处理。通知时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学生因心理紧张或恐慌,离开该场所或产生其他意外事件。
3、(刘庆荣)通知该生班主任、管控组成员到该生所在场所,向该生简要说明情况,并进行情绪安抚,等待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配合进行转运等相关处置。班主任、管控组成员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N95防护口罩,与该生保持一米以上适当距离。
4、(刘庆荣)如该生在家中,安排班主任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告知相关事项,要求他们及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暂时不要外出,等待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处置,并及时将情况通报给该生所居住镇街、社区。
5、(刘庆荣)如该生在其他公共场所,管控组成员采取适当方式通知该场所负责人,告知相关事项。
6、如逢正常教学日(非节假日),该生是在校正常上课后离开,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1)对该生同班级在校的其他师生及其他一般接触者进行就地临时封控管理。处置措施参照“场景1”执行。(2)对该生同班级不在校的其他师生,“一对一”告知相关事项,要求他们以及所在同一场所的人员暂时不要外出、不要流动,等待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处置,并及时将情况通报给该场所所属镇街、社区。
背景二:学校“一日三检”发现体温异常师生(体温≥37.3°C)
1、测温教师向值班领导报告,引导师生就近到校门口临时留观点或校内临时留观室。途中,测温教师与体温异常师生保持安全距离,并进行情绪安抚。体温异常师生到达留观场所后,值班领导安排测温教师到某场所单独固定位置,等待处置结果,不要在校内走动。
2、校医(朱秀丽)做二级防护,询问其近14天重点地区旅居史、重点人员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正确使用水银温度计间隔15分钟复测师生体温两次,并做记录。同时做好师生情绪安抚工作。
如果体温<37.3°C,向值班领导报告,请示同意师生正常上班、上课。
如果近14天没有重点地区旅居史或重点人员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体温≥37.3°C,向值班领导报告。值班领导通知校医将该师生引导至临时留观室暂时隔离管控,拨打120送诊就医,安排教育干部做好个人防护另车随行,通知家长具体状况,配合家长带孩子到发热门诊就诊,进行核酸检测,不得让师生自行就医或由家长接回;同时报区教体局防疫指挥部办公室,并第一时间告知共同居住人,提醒其做好个人防护。该生治疗期间,班主任每日进行健康随访,病愈后48小时凭病愈证明与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等材料审核返校。
如果近14天内有重点地区旅居史或重点人员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体温≥37.3°C,或多个个体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症状,向值班领导报告。值班领导拨打120将师生送定点医院治疗,并向校长(孟庆周)报告,按程序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处置措施参照“背景一”执行。
五、学校应急处置流程
“A人员”在校内的情况处置流程
流程 | 责任人 | 职责 | |
1 | 学生为A类人员 | 任课教师 | 询问学校师生员工或其家庭共同居住成员中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或者以上人员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等情形。 |
教职员工为A类人员 | 一年级:赵伟 二年级:朱秀丽 三年级:王霞四年级:代银童 五年级:孙妍六年级:张桂荣 七一:颜勇 七二:苏文华 职员、临时用工:刘庆荣 | ||
任课教师正确佩戴口罩,与A类人员保持1米间隔 | |||
2 | 学校防疫组人员引导A类人员至临时留观室 | 朱秀丽 盛美苓 朱歌 李娟 | 做好二级防护,检查“A人员”口罩佩戴情况,若未佩戴口罩,立即指导其正确佩戴口罩引导“A人员”佩戴口罩至临时隔离留观室,等待、配合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将“A人员”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
3 | A类人员到达留观室后 | 苏文华 韩瑞敏 | 消杀组对专用通道进行消毒。 |
4 | A类人员在校内临时留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管理 | 周英敏 | 对A类人员隔离期间做好心理疏导、健康随访追踪等工作。(自A类人员集中隔离之日起直至健康返校,全程做好每日随访记录) |
5 | A类人员所在场所其他师生就地临时隔离 | 高英 | 将与A类人员密切接触师生员工就地临时隔离,并做好测温及心理疏导工作。 |
a | 对A类人员所在场所临时封闭 | 王霞、闫萍 、于雪艳、 周英敏、王翠芳 | 进入该场所做好通风,检查隔离人员佩戴口罩情况,情绪安抚,心理疏导。闫萍、于雪艳在警戒线两端管理场所内人员不外出,劝导其他人员不得进入。 |
将隔离场所两侧走廊楼梯附近设置警戒线,做好二级防护(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穿隔离衣、鞋套、手套、工作帽、戴护目镜) | |||
b | 临时隔离师生如厕、就餐等其他情况 | 陈爱东 梅玉英 | 严格落实封闭化管理,设置专用通道。引导师生沿专用通道如厕,不与其他人员接触。 |
引导人员如厕后及时洗手。送餐人员不得进入管控区域;责任人收回餐具消毒后交于送餐人员。并及时获取市场监管部门指导。 | |||
c | 对集中隔离师生进行转运 | 盛美苓 | 根据流调情况和疾控中心指令,配合疾控中心指令做好师生转运。 |
d | 与临时隔离师生家属“一对一”联系 | 杨成军、各班主任 | 告知需要配合事项,居家隔离、心理疏导、健康随访与记录(自隔离之日起直至健康返校,全程做好每日随访记录) |
6 | 临时隔离场所消毒通风 | 苏文华、韩瑞敏 | 临时隔离人员离开隔离场所后消杀组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通风30分钟以上。全部师生离校后,以隔离场所为原点,梯次对校园进行清洁消毒。 |
7 | 通知临时隔离场所同楼层其他教室、办公室人员暂时不要离开 | 颜勇 | 检查人员佩戴口罩情况,等待上级防控部门指令。 |
8 | 配合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 朱歌、 周英敏 | 配合上级部门进行流调,同时随着情势发展,根据区疾控中心指令做好班级隔离准备。 |
根据需要做好相关人员信息登记,包括师生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现居住地址、健康状况、外出情况等内容,需要时上报局防疫指挥部办公室。 | |||
9 | 做好舆情应对、校园安保维稳等相关工作。 | 杨成军 | 健全信息监测、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协同防疫专班公安人员指导学校落实校园安保措施。 |
10 | 停课 | 胡海燕 | 根据防疫形势,局防疫指挥部(教育复学组)、疫情防治与专家组进行综合评估,共同研判情势发展,提出停课方案,报请区指挥部批准后,学校落实分区分级、梯次停课措施。 |
停课期间,教研室制订《线上教学工作方案》《学科教学计划》等,科学安排学科教师,采取网络直播等形式,对停课的学生进行线上教学和学业辅导。结合“四级防疫工作联系网络”,安排包保级部领导、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对师生“一对一”做好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工作。 | |||
11 | 复课 | 胡海燕、朱秀丽 | 根据防疫形势,局防疫指挥部(教育复学组)、疫情防治与专家组进行综合评估,共同研判情势发展,提出复课方案,报请区指挥部批准后,学校落实分区分级、梯次复课措施。 |
制订《复学(开学)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校门口管控、“一日三检两报告”、外出请假审批、缺勤缺课追踪、重点人群摸排、重要事项报告、校园清洁消毒、食品安全管理、物资储备管理、重点场所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制度,确保顺利、安全复学。 |
“A人员”不在校内的情况处置流程
流程 | 责任人 | 职责 | |
1 | 学生为A类人员 | 任课教师 | 学校根据“四级防疫工作联系网络”相关包保责任人,及时通知“A人员”及其同学、教师,要求他们以及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不要外出,等待疾控中心人员流调。 |
教职员工为A类人员 | 一年级:赵伟 二年级:朱秀丽 三年级:王霞四年级:代银童 五年级:孙妍六年级:张桂荣 七一:颜勇 七二:苏文华 职员、临时用工:刘庆荣 | ||
按照需要,刘庆荣及时将“A人员”同学、教师的信息资料(包括师生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现居住地址、健康状况、外出情况等内容)报局防疫指挥部办公室。 | |||
2 | 停课 | 胡海燕、朱秀丽 | 根据防疫形势,局防疫指挥部(教育复学组)、疫情防治与专家组进行综合评估,共同研判情势发展,提出停课方案,报请区指挥部批准后,学校落实分区分级、梯次停课措施。 |
停课期间,教研室制订《线上教学工作方案》《学科教学计划》等,科学安排学科教师,采取网络直播等形式,对停课的学生进行线上教学和学业辅导。结合“四级防疫工作联系网络”,安排包保级部领导、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对师生“一对一”做好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工作。 | |||
3 | 复课 | 胡海燕、朱秀丽 | 根据防疫形势,局防疫指挥部(教育复学组)、疫情防治与专家组进行综合评估,共同研判情势发展,提出复课方案,报请区指挥部批准后,学校落实分区分级、梯次复课措施。 |
制订《复学(开学)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校门口管控、“一日三检两报告”、外出请假审批、缺勤缺课追踪、重点人群摸排、重要事项报告、校园清洁消毒、食品安全管理、物资储备管理、重点场所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制度,确保顺利、安全复学。 |
第五章 后续处置
九、应急处置后续工作
1、(孟庆周)学校立即召开副校长、中层干部、班主任、各专项工作组等相关防控人员参加的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工作。(杨成军、周英敏)及时对全校师生员工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面对疫情,科学防治。(刘庆荣、各班主任)继续抓紧抓实抓细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好校园管控、师生员工“一日三检两报告”、缺勤缺课追踪等制度。
2、(孟庆周)停课。根据防疫形势,区指挥部教育复学组、疫情防治与专家组进行综合评估,共同研判情势发展,提出停课方案,报请区指挥部批准后,指导学校落实梯次停课措施。
3、(胡海燕、朱秀丽、周英敏)学校制订《线上教学工作方案》《学科教学计划》等,科学安排学科教师,采取网络直播等形式,对停课的学生进行线上教学和学业辅导。安排教育干部、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对师生“一对一”做好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工作。
(为需要暂时在校封闭管理的师生提供学习胡海燕、)、生活保障(颜勇)。
(刘庆荣13863713435)安排好值班人员,落实好校园封闭管理措施,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3、(孟庆周)复课。根据防疫形势,区指挥部教育复学组、疫情防治与专家组进行综合评估,共同研判情势发展,提出复课方案,报请区指挥部批准后,指导学校梯次复课。
第六章 附则
十、附则
1.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学校肺炎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2.本预案制定于 2022年2月, 2022年2月 23日起实施。
3.除统一征求意见外,日常对本预案的意见建议向校长 办公室反馈(电话:0537-3415142)。
4.本预案送兖州区教体局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