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0043124079/2022-0178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能源局 组配分类 数字图文解读
成文日期 2022-03-22 失效日期
有效性

主要负责人解读 | 济宁市能源局局长刘晓林解读《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能源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3-22 信息来源:济宁市能源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市能源局局长刘晓林解读《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能源工作要点的通知》


问:出台《2022年全市能源工作要点》有什么政策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市能源局按照“12321”的工作思路,即坚决守牢安全生产这条底线,确保完成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压减两个省定考核指标,深入实施能源保障能力提升、能源产业转型升级、能源领域深化改革三大工程,持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和推进法治机关建设,以干部执行力提升为着力点,不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问:出台《2022年全市能源工作要点》的政策依据是什么?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发展的重要论述。

(二)《济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21版)

(三)《关于明确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十条工作线”责任分工的通知》

(四)《关于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和完善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意见》


问:出台《2022年全市能源工作要点》目的是什么?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发展重要论述,坚持“12321”的工作思路,以防范化解煤矿重大风险隐患为主线,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能源应急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煤炭、油气、电力供需预警机制,做好预案、加强演练,提高快速响应和能源供应快速恢复能力,保障全市能源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向好。


问:《2022年全市能源工作要点》的具体内容包括什么?

《2022年全市能源工作要点》从能源安全、能源生产、能源节约三个方面设定了主要目标:一是能源安全目标,确保能源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二是能源生产目标,2022年内全市煤炭产量稳定在5200万吨左右;各类发电企业完成发电量490亿千瓦时左右,2022年煤电装机容量稳定在1050万千瓦左右,力争2022年底新能源总装机实现35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完成45亿千瓦时。三是能源节约目标,破除能耗、煤耗“天花板”问题,确保完成2022年省下达我市煤炭消费压减和能耗强度任务目标。

一是实施能源保障能力提升工程,确保煤电气稳定供应。为稳定市内煤矿生产,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提升天然气保障能力,构建能源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加强行业技术管理,积极稳妥推动压煤村庄搬迁,统筹煤炭生产、储备和供应,督促煤炭企业足额兑现长协煤合同,保证辖区内电厂、热源企业等重点企业的用煤需求。科学组织有序用电,根据不同时期用电负荷变化情况,精准修订实施有序用电方案,坚守“限电不拉闸”,坚决避免大面积停电。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上游供气企业的联络协调,争取气源支持,全力支持天然气长输管道设施建设,修订完善天然气“压非保民”应急预案,确保民生用气安全。

二是实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力促能源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煤电扬尘防治,构建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工程。以煤矿智能化改造为突破口,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推动煤炭行业由“高危型”向“本质安全型”转变,力争2022年全市生产能力90万吨/年以上煤矿实现智能化开采,智能化开采产量达到75%以上。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坚持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新能源开发利用“双轮”驱动,壮大新能源产业储能装备、集热装备、新能源汽车装备、氢能源研发与应用“四大产业链条”。加大“四不两直”检查、巡查、执法力度,推动网格化和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完善环保平台实时监测监控、扬尘污染防治常态化检查和白名单动态管理制度,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加强秋冬季煤炭运输管控,加快推动煤电企业柴油货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迭代升级,多措并举实现全市煤电企业煤场的控量提质和扬尘防治的动态达标。积极做好清洁煤推广工作。

三是实施能源领域深化改革工程,优化能源产业结构。落实省火电机组上大压小改革政策,加快火电机组关停整合力度。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持续简化获得电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低效煤电机组关停整合,在不影响电力、热力供应的前提下,力争年底前关停拆除里彦电厂(鲁西电厂投运3个月内)、雪兖电厂、微山湖热电、运河电厂的9台机组、93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完成国家、省下达的落后机组淘汰任务。深化“三省”、“三零”、“三公开”和“阳光业扩”应用,全面推广“供电方案线上答复”、“云验收”、“电子合同”等,进一步提高办电便利度;开展土地储备金供电设施建设定额标准测算,力争全省第一个出台储备土地供电设施建设定额管理制度。


正文:济能字〔2022〕2号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能源工作要点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