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74985039X5/2022-0146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 组配分类 | 部门文件 |
成文日期 | 2022-03-14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有效 |
济审服发〔2022〕1号关于印发《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022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022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功能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机关各科室、市政务服务中心:
现将《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022年度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2022年3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022年度工作要点
2022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度服务全市发展大局,按照“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工作导向,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攻坚流程再造、推进高质量“一网通办”等重点任务,不断提升“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一、锚定“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目标,全力争创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
(一)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对标“北上渝杭广深”6个首批试点城市制定的创新试点改革事项清单,对有条件“本土化”的工作,提前纳入我市的探索性工作范围。建立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体制,深化督导管理创新,实施“标准量化、综合排名、定期通报、末位约谈”的考核办法,推动国家和省市重点工作落实落地。起草《济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化进程。
(二)打造营商环境特色亮点。按照“一县一选题、一指标一主题”原则,起草制定《关于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对各指标领域“顶格”设置工作目标,逐项制定实现路径,明确详细实施方案、主责单位和完成时限。以周例会、月调度、蓝黄红榜销号推进等为手段,指导各县(市、区)、市各指标责任部门(单位)寻找最佳发力点和突破口,及时将先进工作经验和改革成效由点及面迅速铺开,真正把营商环境打造成济宁的“金字招牌”。
(三)提升营商环境建设考评“应试能力”。按照“对照先进找差距、针对问题抓整改”工作思路,认真分析2021年度问题短板,组织人员赴政务服务指标全国最优地市对标学习,高质量推进2021年省对市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提升、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重点任务。切实做好省政务服务数据月报、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和营商环境评价佐证材料日常收集整理工作。
二、围绕推进高质量“一网通办”目标要求,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
(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按照“统一、同源”原则对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量梳理,实现市县“两级40+同”,推动“展示侧、受理侧、办理侧”两侧数据同源。指导各县(市、区)梳理编制并公布镇(街)、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规范统一事项要素,推进市域同事项、同条件、同标准办理。
(五)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全面梳理上级设定、我市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和地方性法规、省级政府规章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逐项明确我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的事项名称、主管部门、实施机关、设定和事实依据等基本要素。12月底前,完成市、县两级清单编制,并纳入全国行政许可管理系统管理。
(六)建设高质量“一网通办”服务体系。依托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上网运行全覆盖,行政许可上网运行事项基本要素全市相对统一。推进政务服务网和政府门户网站融合,建成市级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门户,实现“线上进一网、线下进一窗”。
(七)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服务水平。加快构建智能化办事模式,市县两级分别推出至少50项全程电子化审批事项。升级“济e办”自助终端,深化“政银合作”,实现“济e办”自助服务与银行自助设备的功能互联。完善“爱山东·济时通”APP功能,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接入“爱山东”实现“掌上办”。扩展政务服务电子证照应用场景,建设电子证照应用服务系统,相关事项服务指南中逐个增加电子证照关联标识,再实现一批高频电子证照网上办事自动关联免提交。对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进一步完善与系统对接功能,提升“好差评”结果数据的汇聚量、主动评价率,持续推动政务服务能力提升。
三、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大力保障工程项目建设
(八)打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济宁样板。完成全国工程项目审批标准化试点、省“揭榜挂帅”改革创新试点任务。开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一码通”,实施社会投资一般工业和房屋建筑类项目开工审批“一件事”。简化联合验收项目竣工备案手续,竣工联合验收通过后直接发放《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作为企业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的竣工验收手续。
(九)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审批程序。常态化开展“体外循环”和“隐性审批”问题整治,编制公布特殊程序清单并纳入工程审批系统监测管理。明确规划设计方案审查监管边界划分和规划方案调整审查规定相关文件,明确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内容、深度,规划方案调整的受理情形。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细化审查要点清单,实行批前AB角逐项对照互审,杜绝带病审批。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电子证照生成和应用,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质效。
(十)全面服务保障省市重点项目建设。配强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帮办队伍,做优绿色通道、专班帮办代办、“全程代办”、专人上门辅导、“一事一议”、“一项目一流程”专属材料制定等服务,全面推开“拿地即开工”“多证齐发”“区域化评审”等服务模式,全过程跟踪保障2022年度省市重点项目审批手续办理。
四、提高企业开办服务水平,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十一)持续提升企业设立登记便利度。实施证照“三联办”改革,实现“营业执照、印章、发票”电子化全覆盖和企业开办“同标同质”“一表采集、多方复用”。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分类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1环节、0成本、常态化0.5天办结。着力打造最优服务体验,为企业提供印章刻制、发票及税控设备领取、证章寄递“三免费”服务,无偿提供导办、帮办、代办服务。
(十二)深化企业歇业备案。严格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及《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的歇业备案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决定暂停经营,降低企业维持成本,提升恢复发展能力。
(十三)深化企业简易注销改革。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市场退出制度,完善简易注销容错机制,全面推开简易注销“全程网办”,形成市场主体从准入到退出全生命周期便捷登记服务。开展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改革,符合条件的个体户在申请简易注销时,无需提交承诺书、无需公示。探索推广代位注销模式,明确代位注销适用情形、程序、申请材料,拓展特殊市场主体退出路径。推动企业注销网上一体化平台建设,推进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税务、人社、海关等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市场主体可通过政务服务网“注销专区”在线申请营业执照注销、税务注销、社保注销、海关注销等业务。
(十四)探索食品新业态许可备案工作。组织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食品经营新业态备案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制定食品新业态统一通用的相关准入准营标准,全面梳理食品新业态经营条件、办事程序和材料规范等内容。
五、完善大厅“一窗受理”模式,不断提升便民惠企服务能力
(十五)推进政务服务场所功能建设标准化。持续完善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功能,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优化“综合一窗”设置,实现市县两级分领域政务事项无差别“一窗受理”,全市156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部达到标准性建设标准。调整优化市级实体大厅布局,突出“企业开办”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两大涉企服务链条的延伸性,设立“知识产权”综合窗口,完善“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专窗功能,完成税务综合服务专区智慧化升级改造,做好医保整建制进驻、社保缴费窗口全面迁入的配套服务,提升“便民服务”“不动产登记”“公安综合”等版块功能,并根据各版块、窗口业务量动态调整潮汐窗口。升级大厅“休闲区”软硬件配置档次,增强群众办事体验。
(十六)不断满足特殊群体需求,推行“一帮到底”改革。印发第二批帮办代办高频事项清单,进一步扩大企业和群众两大“开放式”帮办中心的服务范围。持续开展“尊老助残”专项活动,做优老年人、残疾人绿色通道审批、专人接引、线下帮办等服务举措。升级线上服务,针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服务事项开发授权代理、亲友代办、一手绑定多人等功能。加快各类政务服务平台适老化改造升级,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大字版、语音版、简洁版服务应用等“长辈模式”,将无障碍改造纳入日常更新维护。梳理社保、医保、公安、残联等领域“尊老助残”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建立服务对象基本信息档案,扩大免申即享服务范围,提高政务服务精准供给水平。
(十七)持续提升“跨域通办”服务质效。完善通办事项“标准化”办事指南,提高“无差别受理”水平。优化线上线下通办服务模式,加快“跨域通办”线上专区建设,加强相应人员力量配备和培训,实现异地代收代办、视频连线、在线核验、物流跟踪、即时反馈等功能。健全完善我市电子证照库,加强电子证照应用跨地区、跨部门工作协同,重点解决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跨域互通互认中的难点问题。围绕服务我市“打造全国内河航运中心”战略规划,与南四湖流域、京杭运河沿线省市开展交通、航运、船员等领域的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合作。深化与淮海经济区10市、“云上办”20省49市198个区县的通办合作,探索建立与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先进发达省市的合作关系,织密“点面结合”的通办合作网络。
六、精准定制“一件事”服务,推出全流程菜单式服务实现群众办事“点单即办”
(十八)实施企业群众点单“一件事”改革。按照《济宁市开展“点菜单”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围绕50项企业、群众办事需求高、有代表性的“一件事”推出一批“招牌菜”“特色菜”“大众菜”,实现企业群众“一看就懂、点单即办”。上线“点菜单”式一事全办服务专栏,将改革行业涉及的联办事项全部集中到一体化平台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发、一次办结。在涉企经营领域,围绕企业设立、变更、生产经营、投资建设、注销等重点环节,推出社会办医、内河水运、绿化规划、设计方案、获得土地及竣工验收等政务服务高频“一件事”;在社会保障领域,聚焦新生儿、老年人、毕业生、义务教育、社保、户籍办理等重点人群或重点项目,做实一批民生服务“一件事”。
(十九)深化“双全双百”工程。围绕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优化已推出的125个“一件事”服务流程,推动“双全双百”工程事项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标准化运行、同标准办理。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一件事”专窗,负责受理跨部门、跨层级的主题服务事项,实现企业和群众办理“一件事”——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组流程、一套材料、一次办好。完成市县两级“40+20”企业和个人业务办理流程标准化提升,力争实现市县两级“双全双百”工程涉及事项的业务流程标准化。
济审服发〔2022〕1号关于印发《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022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docx
济审服发〔2022〕1号关于印发《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022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