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济宁市中医院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济宁市中医院在院党委领导下,牢牢抓住公立医院公益性,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创建具有鲜明中医特色优势的中医医院为目标,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不断融合,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医疗服务质量得到全方位提升,不断用仁心仁术倾力打造济宁市龙头“三甲”中医医院。
中医药优势专科建设是中医发展的切入点,秉承着“苍生为念、厚德载医”的价值观念,济宁市中医院高度重视优势专科建设,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业务副院长为副组长、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专科领导小组,紧紧围绕内涵质量提升,以临床重点专科引领全院专科建设整体推进。目前,医院针灸科为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内分泌病科、治未病科、心血管病科等7个科室为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妇科等4个科室为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通过三年专科建设,医院业务技术、疑难重症的救治能力及科室规模达到省内一流重点学科水平,为下一步创建更多国家级重点专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医院重点专科坚实发展的背后,是一流中医药人才引进培养机制的保障。据医院副院长王乐荣介绍,医院成立了张大宁、石学敏、唐祖宣、张学文等7个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聘任张大宁为名誉院长,成立了倪青、郑金刚名医工作室。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定期来院坐诊、查房、手术等,使广大患者不出家门就能够享受到国内知名专家的诊疗服务,提升了患者就医获得感。知名专家同时还进行“师带徒”,通过带教授课,全面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患者在门诊就诊,同一天内若因同一疾病去其他门诊科室诊疗时,不再收取挂号费;同一患者在同一门诊就诊,初诊后三天内复诊免收挂号费;患者在门诊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时,同一患者在同一门诊连续治疗,七日内免收挂号费。这是该院近期实施的“一三七”暖心服务措施,也是医院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具体体现之一。
该院副院长骆彤表示,医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充分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全过程,出实招、严要求,解决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医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包括简化就诊流程、提升诊疗效率;规范诊疗行为、降低医疗费用;创新医疗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意识、改善就医感受四个方面十余条惠民利民举措,针对百姓就医的难点、热点,靠前一步,多措并举,创新服务,努力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暖心的医疗服务。”骆彤说。
此外,为充分发挥医院区域中医药人才和技术优势,促进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济宁市中医院共与6家基层医疗机构签署帮扶协议,派驻人员结合受援医院实际情况,针对其薄弱环节,重点支援、精准帮扶。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了受援医院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病的中医药诊疗能力,有力弘扬了中医药文化。
下一步,医院将继续着力强化医疗服务品质,主动变革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以打造“国家中医住培基地建设标准”为目标,全面开展中医住培工作,为医院人才培养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以济宁市公共卫生中医医疗中心(市中医院新院区)建设为契机,走中西结合发展之路,促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质增效,打造中医药服务新高地,为健康济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