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311068L/2024-03860 | 主题分类: | 政府直属机构 |
---|---|---|---|
成文日期: | 2024-05-14 | 发布日期: | 2024-05-14 |
发布机关: | 济宁市统计局 | 统一编号: | 无 |
标 题: | 关于印发《2024年全市统计教育培训计划》的通知 | ||
发文字号: | 济统字〔2024〕13号 | 有 效 性: | 0 |
发布机关: | 济宁市统计局 |
---|---|
主题分类: | 政府直属机构 |
成文日期: | 2024-05-14 |
发布日期: | 2024-05-14 |
发布机关: | 济宁市统计局 |
统一编号: | 无 |
标 题: | 关于印发《2024年全市统计教育培训计划》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济统字〔2024〕13号 |
有 效 性: | 0 |
关于印发《2024年全市统计教育培训计划》的通知
济统字〔2024〕13号
各县(市、区)统计局,济宁高新区统计局,济宁太白湖新区统计事务部,济宁经开区统计工作中心,市局各科室(局、中心):
《2024年全市统计教育培训计划》已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济宁市统计局
2024年5月14日
2024年全市统计教育培训计划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深化“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活动的指示要求,增强干部“三争四敢”抓落实、乘势而上再突破的能力本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统计人才培养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地提高统计干部履职能力,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反映发展、服务发展、引领发展作用,更好地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结合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和统计工作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干部“三争四敢”抓落实的能力本领为目标,围绕全市统计重点工作任务,努力提升全市统计干部履职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能力过硬、作风严实的统计干部队伍,推动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统计保障。
二、培训目标
为更好地适应和服务新时代统计发展和改革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重点聚焦推进统计改革创新、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深入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保障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统计监督职能等统计重点工作,以创新教育培训内容、改进教育培训方式、提高教育培训效果为着力点,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效益高、覆盖面广、学习灵活等优势,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统计干部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的复合型统计人才队伍,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统计保障。
全市统计干部教育培训总体分四个专题开展进行,第一季度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学习、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学习、围绕一季度“开门红”对规模以上重点企业、新增纳统企业培训,以及五经普、各统计专业年报为重点培训内容;第二季度以党纪学习教育、统计法律法规、统计改革创新、市县乡三级统计业务人员业务履职能力提升为重点培训内容;第三季度以统计分析、统计信息、人口调查、统计信息化为重点培训内容;第四季度以各统计专业培训、各统计专业年报、升规纳统为重点培训内容。
三、培训重点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引导广大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教育培训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强化形势政策武装。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加强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及时了解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不断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科学分析,保持正确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与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三)强化专业能力提升。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精准施训。积极开展统计学经济学理论、统计方法制度、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分析写作等专业技能培训;全面加强统计、经济、文化、科技、社会、法律等基础性知识学习培训;把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作为重点,加强对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大力开展统计职业道德和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等培训。通过培训优化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锻造专业作风。
(四)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以加强基层统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供人才支撑为动力,以实施基层统计人才培育工程为抓手,通过实施激励保障等措施,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职业自豪感和归属感,提升基层统计工作吸引力,有效解决基层统计人员流动性大、岗位吸引力小、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打破传统培训方式,针对基层急需解决的业务问题制作高质量统计微课,提升基层统计人员专业化能力,确保基层统计工作有人干、愿意干、有能力干,切实提高基层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
(五)强化企业统计业务培训。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业统计工作,以强化统计业务培训为抓手,加强企业统计队伍建设,夯实统计基础,从源头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切实提升企业统计能力和水平。组织企业统计工作人员加强统计业务知识及报表制度的学习,加深企业统计人员对依法统计重要性的理解,根据企业统计人员培训需求,准确设置培训课程,把企业统计培训需求与政府综合统计职能职责紧密结合,课堂答疑解惑、互动交流,后期采取线上答疑和线下核查实地调研的方式对企业统计业务进行全方位指导,进一步提高企业统计人员专业性、前瞻性、敏锐性,为推动济宁高质量发展夯实统计基础。
四、培训方式
(一)严格制定和落实培训计划。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精准制定培训菜单,紧扣“规划紧跟形势走、内容紧跟需求走、形式紧跟对象走”要求,不断创新干部培训教学模式,采取线下培训、线上培训、实地培训、集中培训、小视频培训、点对点培训等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提升教育培训质量。
(二)定期开设统计大讲堂。坚持受众需求、活动效果“双首位”原则,不拘形式、不拘场地、不拘时间,切实办好统计大讲堂,将统计大讲堂打造成统计干部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提升技能的重要平台,切实用好高层平台资源、上级领导资源、行业专家资源、统计专业资源和基层活水资源,全面提升培训质效。
(三)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钉钉平台在大规模培训方面效益高、覆盖面广、学习灵活的优势,对统计干部进行线上教学、培训。市、县、乡三级统计人员全部在国家统计局在线学习平台注册,各科室要根据自身工作需求,充分利用国家局在线学习平台包含的统计业务知识、党建培训、时政解读、案例教学、科技人文等内容,自主选修相关课程,灵活实施网上培训。市局各科室(局、中心)应和县(市、区)统计局相关科室、乡镇(街道)统计站建立学习班,市局根据工作要求自行设计学习内容,学习时长一般不低于50学时。
(四)强化培训考核。为保证培训效果,实行考试考核。每年度或者每半年对所有学员进行课程学习情况测试,市局各科室(局、中心)制定具体考试内容,设定考试合格线,定期进行督导通报。市局人事科牵头组织,落实督导到位。
(五)实行导师制度。鼓励统计工作经验丰富、资历雄厚的同志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形成“双导师制”培养机制,即在分管领导、科长为第一导师的基础上,建立第二导师定向培养机制,形成“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对局内20名青年干部按需组织专题培训,集中学习业务知识,定期开展交流研讨,以此加强青年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统计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拓宽视野和经验,促进统计队伍成长和发展。
五、组织保障
(一)成立全市统计系统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市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主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局、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统计系统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教育培训工作相关事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局人事科,由市局人事科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筹备和组织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李长华 魏中齐
副组长:梁立 张乃智 徐晶 刘振 郑瑜 于立升 杨家宏 尹祥新 徐冰 闫庆兰 乔惠 赵晓静
成员:周峰 周静 邓天羽 张朋 吴鲁宁 孔伟 刘睦 王聪 张宝民 纪璐
(二)建立专业人员师资库。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发挥统计专业人才在统计培训工作中的作用,市局建立健全统计系统专业人员师资库,师资库讲师服务于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人员包含省局业务处室领导、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市委党校专家教授、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市局高级技能人才、各科室业务骨干、基层业务骨干等优秀人才,既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师资库讲师参与统计教育培训的需求调研、教学研讨、教材编写、培训课件制作等工作,征求教育培训、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六、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干部教育培训是强化干部素质、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途径,各县(市、区)统计局、市局各科室(局、中心)一定要统筹安排、科学调度,确保全年教育培训任务按时完成。市局人事科是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职能科室,负责全年教育培训计划的制定、牵头(协助)计划实施和督查工作,市局相关科室负责按计划组织实施本科室主办的培训班,各县(市、区)统计局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确保培训工作做到安排部署扎实,组织实施有力。
(二)实施培训考核,确保培训质量。市局相关科室要认真履行好组织实施统计培训工作的职责,根据年初培训计划,统筹安排、均衡用力,做到应训尽训。每次培训结束,要进行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检验,考核根据培训的方法和内容可选择理论考试、现场模拟、心得体会等方式,要抓好培训跟踪调查,深入调研学员接受培训后基础业务能力提升程度和工作效率提高程度,各专业科室培训质量和效果纳入科室和个人年终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要充分发挥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职能优势,加强部门联动配合,打造“综合统筹、部门配合、多向互动”的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和统计服务水平。促进各有关部门强化“抓行业必须抓统计、管行业必须管统计”的理念,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联合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帮助相关人员提高统计业务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
(四)坚持依法依规,严肃培训纪律。各主办科室对举办的培训班次全面负责,厉行勤俭节约,确保培训效果,不得出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违规违纪行为,培训费要严格按照《济宁市市直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参加培训人员要端正学习态度,自觉遵守培训纪律,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附件1 2024年全市统计教育培训计划安排
|
附件2
济宁市统计局
青年干部“双导师制”培养计划
为加强我局青年干部培养锻炼,决定对20名青年干部建立“双导师制”培养机制,即在分管领导、科长为第一导师的基础上,建立第二导师定向培养机制,形成“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旨在打造一支综合全面的青年干部队伍,为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保障。结合工作实际和学员学习意向,设置三类“学科”,明确重点培养方向,导师、学员分组情况如下:
第一组:综合素质能力
导 师:李长华 刘 振
学 员:张力元、张强、路畅、于海洋、秦瑞广、孟千雪、刘名文
班 长:张力元、张强
第二组:统计分析写作
导 师:魏中齐 徐 晶
学 员:纪璐、侯波、高冲、李阳光、魏小茹、杨泽宇、石雪霖
班 长:纪璐、侯波
第三组:统计业务技能
导 师:张乃智 郑 瑜
学 员:常诗南、张蕊、盛秀玉、王晓帆、任超群、曹慧溪
班 长:常诗南、张蕊
各位导师要结合学员特点,抓紧抓实学员培养,用好“济宁统计大讲堂”,以重点培养方向为主,兼顾做好相关技能提升,指导学员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创建丰富多样学习平台,督促学员加强实践锻炼,引导学员建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学员能力。各组明确两名班长,认真落实导师要求,统筹负责相关事项的组织协调工作。
附件3
“济宁统计大讲堂”活动指导计划
“济宁统计大讲堂”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统计培训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统计干部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提升技能的重要平台。为办好2024年“济宁统计大讲堂”,助力统计培训再取新突破,结合统计工作需求,特制订指导计划如下:
一、活动形式
坚持受众需求、活动效果“双首位”原则,不拘形式、不拘场地、不拘时间,即线上线下结合,课时长短不限,场地内外可选,真正让大讲堂办出成效、办出特色、办出精彩。
二、重要内容
切实用好各类资源,全面提升培训成效,突出做好5项重点内容的谋划部署和落实落地。
1.用好高层平台资源。高度重视国家和省、市组织开展的各类培训活动,结合培训内容,明确参加人员,抓好组织协调,切实推动“高层资源”在统计落地见效。
2.用好上级领导资源。鼓励各专业邀请对口领导来济指导,增强对上交流“密度”,争取国家和省领导倾斜,帮助济宁统计工作“开小灶”“划重点”,切实提高培训层次。
3.用好行业专家资源。结合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要求,聚焦我市重大战略部署,及时邀请各领域、各行业专家,“做客”大讲堂作专题辅导,举办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数字经济发展、重大项目谋划等系列活动,提升统计干部眼界格局。
4.用好统计专业资源。实施人人“开讲”专题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以老带新“传帮带”,以新促老“增活力”,激发学习热情,提升业务技能,增强干事创业凝聚力。
5.用好基层活水资源。建立经验做法信息报送制度,定期开展基层调研,及时发现好经验好做法,邀请负责人“做客”大讲堂,在全市营造大胆探索、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实施。市局各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要围绕5项重点内容,立足服务发展,积极谋划思考,加强对上汇报、对下指导、部门沟通,争取各类资源为统计所用,每个科室至少承办2期大讲堂活动。
2.完善请假制度。严格落实人员到岗到位要求,市人事科负责建立请假制度,抓好参训人员管理,定期通报参训情况。
3.及时做好总结。定期开展大讲堂回顾总结,及时梳理统计干部需求建议,鼓励参训人员写好学习感悟,提升培训转化成果。
【文字版】济统字〔2024〕13号 关于印发《2024年全市统计教育培训》的通知.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