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MB2855424C/2024-0245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组配分类 | 部门文件 |
成文日期 | 2024-08-28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济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十部门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济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十部门关于质量基础
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
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济市监字〔2024〕36号
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展和改革局、教育和体育局、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能源局,济宁高新区、济宁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主管部门:
为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进一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实施,根据《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九部门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以服务制造强市为抓手,着力构建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工作模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锚定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系统推进企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领域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质量提升助推新兴工业化发展的济宁实践。
2、发展目标
到2025年底,基本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质量联动发展,新增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0项以上,建成或获批国家或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家以上,国家和省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8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数达3100张以上,完成市级以上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项目1个以上,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重点产业全覆盖。
二、聚力点上突破,强化企业质量管理创新动能
(一)全面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开展质量强企示范活动,深入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方法,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成熟度。鼓励企业参与制修订济宁市农业地方标准。实施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二)促进品牌高端化发展。坚持分类指导、梯次培育,推进技术、标准、质量、品牌协同创新,打造济宁品牌培育储备库。加强制造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持续开展“好品山东”遴选,依托新媒体、“全国品牌日”、各类展会博览会等渠道,讲好济宁品牌故事。开展质量标杆培育、选树,打造一批质量标杆,到2025年,新增“山东制造•齐鲁精品”5个,省级及以上质量标杆达到35个。(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负责)
(三)加快企业质量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加强质量基础性、原创性研究。支持布局建设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牵头实施重大质量攻关项目。创新标准供给,强化标准质量效益与实施导向,持续开展标准“领跑者”行动,加快重点产业领域标准化建设、技术攻关,推进标准数字化建设。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打造开放式创新服务平台。面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平台相关资源,支持中小微企业实施质量技术改进。(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负责)
(四)推动高水平质量人才建设。加强企业家精准培训,强化青年企业家接续培养,壮大企业家队伍。深化落实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继续加强企业注册计量师、标准化技术经理人、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质量技术能手等队伍建设。全面推进质量人才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做好质量工程中、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加强质量相关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推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质量工作人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三、强化线上联动,推动全链条质量协同升级
(五)链主带动提升全链条质量管理理念。聚焦高端装备、工业母机、绿色节能建材产业链组织开展质量状况调研,绘制质量图谱,“一链一策”制定质量联动提升方案。推动部分链主企业发挥需求牵引作用,通过合格供应商评定、检测认证等手段,将上下游企业纳入共同的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实现先进质量理念、方法和工具向全产业链延伸。(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六)协同升级提升全链条质量创新能力。推动标志性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实施质量技术攻关,突破一批重大质量技术瓶颈。开展产业链关键技术、标准、专利等创新发展支撑分析,推动“链主”企业建设产业链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完善产业链创新布局。引导支持高校、院所、企业进行技术交易,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全链条”服务,组织开展专利转化专项行动。(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七)推动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针对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依托链主企业,推动未开展数字化改造的企业实施轻量化改造。围绕链群搭建产业大脑,凝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围绕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引领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数智化升级,争取打造一批国家级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持续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诊断,引导行业协会、专家智库等,采取竞争性方式,遴选若干针对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优质数字化服务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八)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统筹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供给,完善材料和零部件易回收、易拆解、易再生、再制造等绿色设计标准。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实现重点产品执行标准、关键质量指标“双比对、双提升”。开展重点排放单位能源计量审查,面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监测的需要,布局建设一批计量标准,持续做好碳相关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工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能源局、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四、推动面上提升,培育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九)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协同建设应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供给,推动计量、标准、认证、检测等集约协同发展,完善济宁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体系。强化质量基础设施与产业融合发展导向,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和产业集群质量提升需求,创建一批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基础设备、人员能力专业化建设,提升技术机构科研实力、管理效能。大力支持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加强计量测试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产业链计量测试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十)增强先进制造业集群质量优势。创新产业集群质量管理机制,探索组建产业集群质量标准创新合作平台,畅通质量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渠道,推广卓越质量管理实践。聚焦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纺织服装、造纸、食品等优势产业,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推动企业高端化跃升、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聚焦新能源汽车、稀土和碳材料、工业母机产业,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和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一产业一专班一规划”强力推动。加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力度,推动智能机械装备集群向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跃升。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作用,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共同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五、组织保障
(十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发挥质量强市统筹协调机制作用,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联动提升实施工作,推动质量提升任务落地落实。强化部门联动,各部门要重视质量提升与产业规划协同,细化工作措施,及时对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联动提升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负责)
(十二)强化政策激励,强化落实成效。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发挥科技研发资金、工业转型发展资金、质量发展和市场监管资金等带动作用,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各类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研发项目予以支持。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效果明显的地方、企业、机构或个人,在各级、各类高能级技术平台项目建设中给予适当倾斜和支持。(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十三)强化示范引领,做好宣传引导。强化示范引领,推广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质量强县(市、区)等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及时总结质量强链工作成效、经验做法和亮点特色,树立典型标杆,充分利用媒体、交流观摩等宣传推广典型案例,推动质量基础设施效能整体提升。(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负责)
济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济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济宁市教育局 济宁市科学技术局
济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济宁市商务局 济宁市能源局
2024年8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文字版:济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十部门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doc
pdf版:济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十部门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pdf
主要负责人解读:主要负责人解读丨济宁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解读《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