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7381606177/2023-022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 组配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落实 |
成文日期 | 2023-07-03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落实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二季度工作情况(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等)
序号 | 工作事项 | 完成情况、取得成效 | 进展状态 | 业务科室 |
27 | 持续放大“三个百亿”作用,做好“鲁担惠农贷”相关工作。 | 市农业农村局大力配合市财政局做好“鲁担惠农贷”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政策享受主体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享受省市级财政提供的银行贷款利率贴息、担保费用补贴等优惠政策,市农业农村局新型经营主体主管科室,利用农业农村局网站、微信工作群、报纸、电视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 | 正常推进 | 乡村产业发展与对外合作科 |
84 |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建设高标准农田。粮食产量稳定在97亿斤以上。 | 1.粮食生产方面,①据农情调度,2023年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29.29万亩,较上年农情面积增加11.8万亩。②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了《关于全力做好2023年粮油生产工作的通知》,将全市1079.8万亩各项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并抓好落实。③组织专家先后会商制定了《2023年全市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济宁市2023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等技术指导文件并抓好相关技术的落实落地。今年以来已开展现场观摩、专题培训班104场次1.5万余人,为夏粮单产提升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④据农情调度,全市560万亩夏粮已于6月14日全部收获完毕;完成秋粮播种面积607万亩,能够圆满完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任务。今年夏收、夏种开始时间与去年基本一致,完成时间分别较去年提前5天(至6月14日完成)、10天(至6月25日完成),秋粮面积超预期完成且均为适期播种。⑥今年以来,争取到农业农村部大豆、玉米单产提升行动整建制推进县3个(全省23个),占全省的13%,数量菏与泽并列全省第一位。 2.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①争取2023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任务53.8万亩,包括新建高标准农田24.7万亩、改造提升29.1万亩,争取建设任务居全省第3位(其中,改造提升任务居全省第二位)。目前,正在进行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市级评审工作,督促指导县市区根据评审意见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进行立项批复。②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对2019年以来19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全面体检”,正积极督促指导县市区进行整改。③5月11—12日,全省农田建设工作暨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现场会在我市成功召开,现场现场观摩我市汶上县苑庄镇、兖州区漕河镇和新兖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我市典型经验做法得到省厅领导和兄弟地市的一致好评。 | 正常推进 | 种植业管理科 农田建设管理科 |
85 | 推广农业生产全流程托管服务,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 | 1.总结2022年社会化服务项目工作经验,完成项目绩效目标自评。 2.组织开展项目需求摸底,报送2023年社会化服务项目需求57万亩。 3.《济宁市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已征求相关单位意见,正走程序印发。按照省厅通知要求,组织和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农村土地不规范行为排查整改工作。 4.会同市供销社、市农机中心等单位研究下发了《济宁市开展“济时雨”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推荐筛选首批112家农服主体纳入“济时雨”农服品牌。 5.对“三夏”期间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展调度,据统计,我市已有4589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64.42万小农户提供小麦生产托管服务,其中多环节、全程托管达到289.5万亩。 | 正常推进 | 政策改革科 |
86 | 围绕优势种质资源,依托兖州、嘉祥、汶上3个国家制种大县,引进中国农科院、大北农集团等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建设黄淮海现代种业研究中心,打造国家级育种平台,打响“济宁种业”品牌。 | 1.2月份,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种业振兴工作的通知》(济农[2023]3号),从建设完善良繁基地等7个方面做好全市种业振兴工作部署,加速推进济宁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跨越发展。 2.依托嘉祥大豆种业产业优势,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已拟定《国家大豆产业黄淮海技术集成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现正征求各方意见建议。 3.根据农业农村农村部对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实行“有进有出,动态调整”工作部署,指导汶上县4月圆满完成2023年度国家制种大县政策实施答辩工作,市、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对上争取,支持汶上县国家制种大县建设。 4.4月26日,为助推金乡大蒜种业高质量发展,做强金乡大蒜“芯”和推广应用可降解地膜持续发力,由中国农科院主办、市农业农村局承办的“大蒜种业发展研讨会暨生物降解地膜核心示范区观摩会”26日在金乡县召开。 5.5月份,根据省科技厅通知要求,积极组织科研单位、种企积极申报2023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等科研项目,6月14日统计已申报省科技厅科研项目8个。 | 正常推进 | 种植业管理科 市农技推广中心种子部 |
87 | 繁荣壮大乡村产业。实施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工程,做强金乡大蒜、嘉祥沿黄大豆、梁山沿黄肉牛、兖州粮油、邹城蘑菇、鱼台大米、泗水甘薯、微山渔湖产品8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0家,争创1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 1.嘉祥县获评2022年省级农产品加工先行县。 2.实施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工程,修订完善梁山肉牛、兖州粮油、邹城蘑菇、鱼台大米、泗水甘薯、微山渔湖产品6个产业发展规划,协助金乡县、嘉祥县尽快完成金乡大蒜、嘉祥大豆产业规划的修订完善。 3.做好2023年《济宁市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工作,组织2022年新升规纳统企业进行贴息申报工作,推动扶持政策尽早落地,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高质量发展。 | 正常推进 | 乡村产业发展与对外合作科 |
88 |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新增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100家。擦亮“济宁礼飨”区域公用品牌,创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 1.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方面,5月24日市政府正式印发《济宁市推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5月30日上午,召开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目前,已有10个县市区完成了县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创建活动,剩余4个县区也将于近期组织完成创建。 2.在设施农业发展方面,2023年,全市共谋划实施按揭农业项目22个、总投资32.58亿元,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截止6月20日,已完成投资26.6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81.83%。 3.在“济宁礼飨”品牌培育方面,①推动农产品品牌争先创优工作。推荐上报省级“好品山东”品牌区域公用品牌4个、地理标志品牌2个、企业产品品牌6个,已通过省厅审核。开展2023年国家级农业品牌精品培育申报工作,泗水地瓜申报材料已通过省厅审核,推荐至农业农村部。②组织“济宁礼飨”品牌目录企业参加国内品牌展销会。组织金乡大蒜、泗水地瓜、邹城蘑菇、汶上芦花鸡等品牌企业参加2023惠享山东消费年—迎春消费季暨“运河之都 乐购四季”点亮夜济宁活动、“好品山东—品牌农产品(北京站)营销推介、“胡海泉乡村守护人助农直播--山东好品专场”、2023中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大会、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活动,提升了“济宁礼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③加强“济宁礼飨”品牌媒体宣传。参加CCTV-17“乡村助农团”17助农日活动—助农资源落地接洽会,“微山湖大闸蟹”品牌入选宣传品牌,在上海、重庆、广州、成都、南京、珠海六大城市地标以灯光海报的形式展示。开展“年货好礼 济宁农品”品牌展播活动,梳理34种“济宁礼飨”系列年货农品,于春节期间在济宁广播三个频道循环播报,制作发布9期“年货好礼 济宁农品”系列品牌展播短视频。联合市广播电视台制作《二十四食》短视频2期,在新媒体上发布。④举办“济宁礼飨”品牌展销活动。举办了“济宁礼飨”第五届优质农产品展销会,组织40多家“济宁礼飨”目录企业参展。开展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特色农产品展示体验活动,征集展示了“济宁礼飨”35家目录企业的80余种优质特色农产品,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一致认可。 4.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方面,实行周调度,月督导、月通报、月排名制度,创建工作简报每半月刊发一期。已连续分组开展督查5次,印发督查通报6期,印发工作简报12期。组织召开全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推进会议暨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研讨会1期,安排部署国家农安市迎查工作和2023年监管工作重点。目前各县市区资料归档全面完成,工作重心转移至现场业态点迎查准备工作,等待上级验收。 | 正常推进 | 政策改革科 发展规划科 市场信息科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 |
89 | 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达到200家以上;肉蛋奶产量稳定在100万吨左右,蔬菜产量达到700万吨以上,支持金乡争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 1.印发《关于推进全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积极筹备全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积极推动预制菜企业走出去,提升我市预制菜企业品牌影响力,先后组织100余家企业参加中国首届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2023港澳山东周-“好品山东”优质农产品推介会(香港)、“鲁品进粤、粤品入鲁”优质农产品推介等各类展示展销活动。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预制菜加工企业达到150家以上。 2.1-6月,市农业农村局多次组织农技人员到设施大棚蔬菜、陆地蔬菜生产开展技术指导,配合统计部门抓好蔬菜面积、产量统计。全市上半年蔬菜产量400.13万吨、面积140.71万亩,同比增长2.8%、1.5%。 3.加强规模养殖场、 养殖专业户日常管理,引导从业者适当补栏、科学出栏。印发《关于做好春节期间畜牧工作的通知》,加大统计监测和市场预警。召开奶农与饲料兽药企业对接座谈会,调研基层养加销一体化企业。到菏泽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指导县市区储备2023年奶畜家庭牧场合作社升级改造项目。3月13日,调度奶牛养殖及乳制品加工企业贷款情况。3月15—16日,组织企业参展第37届山东畜牧业博览会。3月17日—19日,到广西对接畜牧产业招商。4月份报送国家级、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材料。做好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察工作。5月份召开畜牧产业活体大数据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座谈会;召开两期生猪健康养殖培训班;到曲阜市、鱼台县、微山县调研按揭畜牧业发展情况。6月份撰写《全市畜牧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报告》,下发《关于切实稳定当前奶业生产秩序的通知》,完成我市“卖奶难”监测排查情况表。6月23日—25日,到邹城、曲阜、汶上、金乡、微山开展第二季度畜牧生产情况调研。6月30日,联合市财政局印发《2023年济宁市生态循环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申报指南》。一季度,全市肉蛋奶产量26.3万吨。 | 正常推进 | 乡村产业发展与对外合作科 市畜牧兽医发展中心 种植业管理科 市场信息科 |
91 |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返乡人才和“田秀才”“土专家”创新创业。培育高素质农民2500名以上。 | 1. 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需求调研,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通过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和网络问卷等多种方式,发放回收纸质有效调查问卷1872份,网络调查问卷1300余份,形成了《济宁市2023年农民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2. 制定《2023年济宁市农业生产经营从业者培训实施方案》,组织指导县市区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全市举办培训班189期,培训农业生产经营从业者10748人次。 3. 利用“田间课堂”、广播、网络等方式举办冬春农民培训班170期、培训高素质农民、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等3.4万人次。聚焦粮油作物增产丰收,启动“推技术提单产”专题培训,全市组织开展集中培训35期、培训高素质农民2453人,分乡镇巡回培训78场次,指导农户3500余人,发放明白纸3.3万份。 4.分配省高素质农民3269人数,根据各县市区农业经营主体数量、粮食总产量、蔬菜总产量、水果总产量、肉类产量、水产品产量等统计数据,将培训资金和任务数量分解到各县市区。 | 正常推进 | 科技教育科 |
92 | 加强涉农金融服务,放大挂职金融副镇长作用,新落地按揭农业(畜牧业)项目20个。 | 1.7月3日召开全市选派金融干部到镇街挂职助力乡村振兴视频会议,总结第一轮挂职工作,通报表彰先进个人49名,安排部署第二轮挂职工作。第一轮挂职干部累计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4144家次,开展普惠金融知识宣传活动13987场次,促成农业项目贷款200.99亿元,新增授信额度395.87亿元。 2.加强与市人行的沟通对接,签署“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推进乡村振兴合作备忘录”。3月10日,与市人行召开新型经营主体信用评价座谈会。6月初,市人行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等市直部门完成印发《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工作实施意见》。 3.与山东省农村信用联合社济宁市审计中心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农村改革 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进一步加大金融助农力度。 | 正常推进 | 发展规划科 政策改革科 |
94 |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开展“三清一改”。 | 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开展“三清一改”方面,①根据“和美儒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监督管理平台在实际工作中的运营情况,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和资源配置。②依托平台,做好线上视频监控平台建设,并督促责任部门及时整改。③6月30日召开全市乡村振兴指挥部工作调度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推进会议。会上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暨三夏秸秆专项清理”的通知》(济人居办发〔2023〕8号)等文件,安排部署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④专班组织7个工作组到微山县各镇街现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检查。 | 正常推进 | 社会事业科 |
97 | 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移风易俗,让乡风更加文明、乡村更加和美。 | 1.目前鱼台县村级“邻里中心”、任城区“信用+人居环境”、微山县“微换装”、邹城市乡村物业服务等农村公共服务模式已初见成效,近期将加大调研挖掘力度,适时在全市进行宣传推广。3月7日,鱼台县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行县 ” 。 2.市委宣传部、民政局、农业农村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指导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3.嘉祥县乡村治理经验做法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邹城市后八里沟村“孝善治村”经验做法入选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曲阜市乡村治理经验做法入选全省农业农村领域重点改革典型案例。 4.组织县市区开展了“信用+”调研活动,总结经验,任城区、曲阜市形成的做法报告上报省农业农村厅,4月7日任城区在省农业农村厅召开的全省构建农村“信用+”体系试点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任城区、曲阜市确定为全省构建农村“信用+”体系统筹推进美德信用山东试点县,省厅对任城区、曲阜市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按照省厅通知部署安排和试点工作要求,市农业农村局下达了通知,组织任城区、曲阜市开展构建农村“信用+”体系、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试点工作。5月份,省厅组织专家对全省34个农村信用+试点县实施方案进行评分。济宁市在全省综合排名第1,其中任城区位列试点县第1位,曲阜市位列第13位。 5.联合市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开展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征集推介的通知》,开展我市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征集推介活动,征集各县(市、区)公共服务领域的典型做法和经验。6月15日,已梳理典型案例17个,择优将《微山县:聚焦阵地建设擦亮“微服务”品牌”》等5个典型案例上报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6.开展全国第四届“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活动,组织县市区积极申报,择优推荐4个视频节目上报省厅,经省厅专家评审,确定5个全省优秀节目并推荐到部里参评,其中济宁3个(梁山县水泊街道、嘉祥县大张楼镇、梁山县寿张集镇节目),为全省最多。 | 正常推进 | 社会事业科 政策改革科 |
119 | 实施15万亩稻田退水治理。 | 2023年全市在沿湖县市区、所辖9个乡镇、143个村实施稻田退水治理15.48万亩。新建硬化沟渠37.311千米,新建桥涵闸763座,修建排水沟10.5千米,沟渠清淤54.426千米。完成主体工程量的100%。督导县区开展沟渠农作物秸秆、农药包装废弃物等清理,对稻田退水治理区域进行巡查督导,及时整改落实。 | 进展较快 | 科技教育科 |
120 | 实施第三次土壤普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农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 1.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方面,在前期组建第三次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印发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对全市具有土壤肥料专业技术背景的人员进行了摸底统计,动员参与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督促指导县(市、区)做好点位核查。积极筹集经费,制定培训考核计划,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举办济宁市第三次土壤普查表层采样技术培训班,省级专家亲临授课,全市500余人参加培训并进行线上考试,通过率达到75.6%,培训及考试通过人数全省第一,为下步采样工作夯实坚实基础。积极主动与省土壤普查办和兄弟地市沟通交流,测算采样、制样、检测等相关价格,督促指导县(市、区)合理选择三方机构,组建采样队伍。 2.化肥农药减量控害方面,印发《关于印发济宁市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农药减量技术方案的通知》,安排部署相关技术推广工作,发布小麦、大蒜、韭菜、棉花、花生、玉米、大豆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意见共11期,指导科学用药;截至2023年5月,全市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25523亩,商品有机肥施用量4.5834万吨,配方肥应用面积81.2841万亩,发布配方51个,各县区共开展有关土肥技术培训35次,共培训2724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200份。 3.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向县市区印发《关于落实2023-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函》,指导县市区及时编制2023年度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夏收作物已经完成采样。组织相关县市区参加省培训会议,小麦等夏季作物按时实施安全利用措施及农产品的采样检测,及时实施休耕养护措施。 | 正常推进 | 农田建设科 市农技推广中心植保部 土肥部 种植业管理科 科技教育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