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济宁 > 风土人情

古郡任城的“四德桥”、“两德街”与任子祠

发布日期:2020-09-11 12:24 信息来源: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孔子说礼,曾子行孝,任子讲德,孟子论民生”。圣贤故里,妇孺皆知。笔者在此就“任子讲德”,谈谈我往日亲见亲闻所记忆中的“四德桥”、“两德街”与任子祠。仅就任子祠旁“四德桥”及“两德街”的命名而言,既是据任子高足蒯子宣扬任子讲德之果,又是“四德桥”、“两德街”之名而不离“德”字之因。这便是任子儒学“大德”思想的古迹佐证和注释。

一、顺德桥:在原祠堂西南千余米东西道上,时称“小南桥子。”此桥为单孔石桥,桥面石早已没了其棱角而被往来之车轧成车轮沟。所建年代刻于碑,早随淡忘而失其去向,是城里人往来祠堂祭祀的唯一之路。该桥于1976年市公共汽车公司初建时被拆除。当时我因感到稀奇在围观之中,见一石刻有“顺德桥”三字。当时,推土机随之推至低洼处而不见。如今位置应是公交公司西北角于建设路的门市下。

二、正德桥:此石刻见于祠西,是村中雨水流向吴家坑小石板桥下为壁石,桥名石显得模糊古朴,原在入牌坊随泗水府河的南北正道上。又因路面不断升高,水道与桥自然废除。如今位置在古楷路东西道上。

三、建德桥:此桥在“正德桥”东边、“大德里大街”南头,桥下流有泗河之水。古泗水不象近百年规矩而支流甚多。此桥的如今位置在古楷路东西道上、路北小区中。

四、广德桥:此桥在祠后汶泗合流处东,原是木架桥,后经刘某发迹成督堂后独资更为石桥,此桥也早已不复存在。如今位置在现声远舞台西、靠建设路。至晚明时期,济宁通兖州二里铺东的古道上又建木桥更为石桥时,借原“广德桥”之名刻为“广德桥”。原桥西有碑铭于民国《重修桥碑记》,于1975年冬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平洼造田时拆除。如今位置在现妇女儿童乐园南头、刘庄路北。

古郡任城刘庄还有因“任子讲德”的“两德街”。当时刘庄有知名的“两大庙”:即任子祠与土地庙。任子祠与土地庙始建于唐而兴于唐续之后。据传,初唐帝遇某次战争,得土地神庇佑而未绝,此帝誓言得帝后建庙布天下而敬之,尔后果真如此建土地庙。任子祠要晚土地庙几年,祠在唐开元七年封任子为“任城伯”时兴起,两庙位居最高点,祠在庙前,一南一北。唐代以后修一次小一次,庙逐渐而小。刘某发迹后居祠后庙东“大德里”南北大街,东为任子后裔居住,后称“任府”。该“府”曾在1977年盖民房时被掘出旧房基为证,此街正是当时很有特别意义的“两德街”之一“大德里”街。

还有一条大街是“两庙”西的一条南北大街,当时称为“承德胡同”。西是仲家大院,东为祠堂,此街笔直。“承德胡同”如今的位置在陶然楼、金宝迪大楼往南至古楷路。“大德里”如今的位置应在通往古楷树胡同东19米南北处的小区内。

任子祠是当初历代当政者与任氏后裔供奉祭祀先贤任不齐的神圣公祭场所,为唐初所建,目前遗址只有那数千年来历经沧桑的古楷树,所在社区命名为“古楷园”。期间几经修复,至1965年拆除。我清楚记得,祠堂在楷树的东北处,现针灸室正是祠基,针灸室的后墙是祠的后墙,祠的前墙要在针灸室往前七八米,针灸室的东山墙,正是祠的东山墙,还要往东四五米。

当初,任子祠建在土台上,高大宽敞,后有牛墙,前有平台,上台阶入平台,大殿显得庄严雄伟。在清末民国时逐渐荒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惟见一庙一楷,数幢旧碑,还有那很醒目的御赐“尼山道墨”门上匾额。其他附属建筑物均不见踪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祠内也曾暂驻过流军。后来建国初期也当过牲口屋、学校。在1958年“大跃进”年代,也是人民公社社员“大食堂”。被拆前夕尽是杂物及寿材存放于祠内,平时没人敢进祠堂内,因为还有好多刺猬、长虫、黄鼠狼窜来窜去。天龛中藏有好多旧书及任氏谱牒、祭器等,当时拆除时散落满地,无人收起私存。祠的砖瓦樑橼为扩建刘庄小学所用。如今想来,当初的拆除毁坏,真令人心疼不已!一切都在当初任城刘庄人的记忆中渐落尘埃̈̈∙∙∙∙∙∙

以上说的古郡任城“四德桥”及“两德街”与任子祠一样,现只在为数不多的年长者的美好记忆之中,因倍受后人敬崇的先贤任子儒家“大德”思想的见证遗物而早已无踪无影,但做为先贤任子讲德的历史佐证,却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碑上。目前,唯有现古楷园中任子祠堂遗址内的子贡亲植两千多岁的古楷树仍枝繁叶茂,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向今人诉说着任子祠的过去,也展示着先贤任子儒家“大德”思想的神圣与伟岸!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更有海内外任氏后裔来此省亲祭祖者络绎不绝,追念旧貌,凭吊怀想。

                  ○ 济宁市知名民间文化学者、著名书法家

                  ○济宁市儒学与始祖文化研发指导中心副主任

李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