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济宁 > 风土人情

迁居运河岸畔的回族

发布日期:2018-09-20 10:53 信息来源:济宁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京杭运河的开通,使偌大一个中国有了唯一一条贯通南北的通道,也为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国南北各民族友谊交往、相互促进,提供了条件。

运河流域成为商贸最为发达、人口最稠密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区域,自元代起,少数民族多有迁徙运河沿岸的。回民同胞有追逐商贸繁盛之地而徙居的习惯,他们沿丝绸之路东移,又沿运河而居,如通州、天津、临清、淮安、镇江、扬州、苏州、杭州一样,济宁自元初便有 回族迁居。

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统治者三次西征,葱岭以西、黑海以东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都成了蒙古帝国的居民,这些居民随蒙古军队东迁至运河区域居住,构成了元代回民的主体。济宁 回民便有一部分是随蒙古军队做后勤军士,缝制皮衣、皮靴,天下大定后,便弃军寓居经商的。元末,住在今昭阳湖西运河沿岸的湖陵城一带的回民,为避黄河水患,纷纷迁至济宁城 南隅越河两岸居住,仍操皮毛祖业。迁居济宁的回民,还有沿运经商而来的;游宦之家定居的;随官差役落户的;也有因宗教职业而来的,因天灾人祸流亡的等。如:李氏远祖为西域 人,后为24代“伊玛姆”和阿訇,徙居济宁的先人祖坟在济宁城南白家洼;《唐氏家谱》称,其先人系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由南京注籍;《常氏族谱》记述,其始祖西域人,明洪武 三十年(1397年)进贡来华,初迁济南府济阳县,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寓居临清,弘治八年(1495年)移居济宁;朱氏则“远祖朱华,以货珠宝为业,早先由杭州珠宝市街迁居济宁 ”。因回族姓氏多是由其阿拉伯的祖先姓名的首音或尾音演化而来,故多以为“沙、洪、展、律”,四姓是早期移居济宁之回回后裔。另有“五马、六杨、十二李”等80余姓氏回族氏 族。虽然分散而来,却集聚而居,在越河两岸、中新闸南北、洪子湖四周的50多个街巷中定居。如今,济宁城区回族约13460人,占全区人口的6.4%。迁居而来的回族同胞,在济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技、文化的交流上,曾做出了重大的贡 献。特别是在经济方面。回族人大都善于经商,济宁回族同胞亦是如此,济宁皮毛业的发展历程便是明证。

济宁皮毛业,始于元朝,盛于明清,是回族的专营行业,也是回族各种行业中的骨干行业,创出了名牌产品———“济宁路青猾皮”,成为济宁四大行业之一。清末民初皮 毛行栈多达八九十家,生意蒸蒸日上,还招徕了一批批外国商人来济宁贸易。清光绪间,济宁皮毛业的“刘公盛”、“陈恒昌”、“朱六和”等行栈,吸引了津沪洋行外商云集济宁交 易皮货。1926年,天津的美、德商人的“兴盛皮庄”、“北茂洋行”、“毛吉洋行”等直接来济宁设庄,大量收购青猾皮、羔叉皮。继之,英、美、德、法、日等国外商在济宁坐庄购 者计17家皮行,有陈德隆、沙义隆、陈玉顺、王增盛、瑞茂、聚丰等。最大的洋庄皮行,为沙义隆,从业者300余人,日成交额常为10多万白银,还专门建了二层的“邸楼”,为外商 和“天津客”(天津洋行驻济采购员)提供食宿服务。陈德隆皮行则在门前矗立雕有石狮、高约10米的“通天大招牌”,招徕八方的客商。济宁回族皮商也有沿运河向外扩展业务的,如 陈玉顺皮行曾在徐州开设了鲁兴皮行,王玉盛沿运北上在天津设行栈,还有去淮阴、上海设庄推销皮货的。使济宁皮毛业饮誉海内外,济宁成为了全国著名的大皮毛市场之一。

回族同胞的经济生活本身,已参与了中外经济的交流,丰富着运河文化的内容。回族的清真饮食,更是丰富了济宁运河饮食文化。回民善于经营餐饮业。明清两代漕运繁忙,在运河和越河两岸,回民的饮食业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济宁城区在清末民初有着关于饮 食的谣谚,其中有“柳行锅饼牛羊肉”、“古路沟的长果仁”、“小南门的热锅贴”、“隆盛店的烤鸭子”等等,这些都是清真菜肴和小吃,而且今日依然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以前只 是清真回族的食品,在现今济宁的菜场、街头销售,已成了回、汉族居民的公共食品。如:壮馍、“楦头”、馓子、麻花、切糕、糁汤、杂肝汤、八宝粥、筒子鸡、烤鸭、红烧牛羊肉 、熏鱼、清真糕点等。明清时因经营清真菜肴而著名的饭馆,依旧是门庭如市,红红火火。如温泰和饭庄、隆盛鸡鸭老店、文盛兴鸡鸭老店、马家馆等20余家餐馆。

济宁回族的伊斯兰教礼拜堂,如佛寺、道观一样得到历朝历代政府的保护。回族因沿运河迁徒,多居在运河或月河两岸或闸坝附近,因而沿运河城镇的清真寺也大多顺河而建。如市中 区的顺河东大寺、西大寺、越河清真女寺、柳行东寺、柳行西寺、杨家园寺、越河南涯南寺、东方大院女寺,微山县的城关清真寺、南阳清真寺,鱼台的谷亭清真寺,汶上的城关清真 寺等。这些建筑,有的规模宏大,金碧辉煌;有的殿亭对称,庭院深幽;有的青砖灰瓦,肃穆庄重;还有的窗明几净,古籍盈室,碑刻林立,砖雕满园;所显现出的建筑艺术和宗教文 化,给运河的环境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