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济宁 > 风土人情

地名文化

发布日期:2017-03-02 11:00 信息来源:济宁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地名属于文化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风土民情和古今史证。如“凤凰山”原为祭祀凤凰而名;“渔山”则因舜渔雷泽而得名。今就济宁市区街名的成因透视济宁风情。

明、清两代是济宁城发展的鼎盛时期,大部街名成于明代,至清代略加改变后而定型。

官与街名

明代按察院驻地称“北察院街”,清代都察院驻地即为“南察院街”;清运河厅官署旧址为“厅门口街”;运河道署旧址为“道门口街”;总督河院署旧址为“院门口街”;因济宁州衙而得名的是“州后街”,因济宁县衙而得名的是“县前街”;以旧时官备粮仓而得名的是“御米仓街”;以济宁守备署的操练场而得名的是“小教场街”。明代济宁设济宁卫,领 5600 人进行屯田垦荒,近郊三里屯、五里屯、刘家营、汪家营,都是当年的名称,济宁卫驻地得名“卫门口”。清代临清卫在济宁设过设备署,曾在济宁境内领四十七屯户村庄,署衙驻地人称“临清卫街”。济宁卫守备署设有监狱,“卫监街”即监狱旧址,后人以为不吉 , 雅化为“卫鉴街”。明代济宁设驿站 , 留下了两个街名“馆驿街”、“马驿桥街”。清代河院、河道两署设官用乐队,其驻地为“鼓手营街”。明清两代有巡更夫卒,其巡行之路称之为“更道街”、“马道街”。州、府、县举子集于济宁会考,其考场旧址原名“考棚街”,而后称“考院街”。

水与街名

运河在济宁城西入境,而在市区折转 90 度从城南出境,临河街道命名必然与运河相关。

“河湾街”就是一例。此外,“大闸口”、“小闸口”、“武泰闸”、“草桥口”、“坝口街”、“越河街”、“济安桥街”、“河晏门街”、“太和桥街”等都是以运河、越河、府河之堰、坝、桥、闸而命名。明清商业繁荣,近河店铺居民以饮河水为主,济宁出现了运卖河水的职业和专用取水码头,运水的小巷就名为“水胡同”、“水路街”。“七铺街”、“八铺街”是古运河卸货码头的专用货场。皇帝南巡在济宁也留下了二个街名,清康熙帝南巡曾在济宁停船登岸休息,少不得搭棚遮荫,因而留下了“皇棚湾”的街名;乾隆皇帝南巡,曾在坝口登岸,经过了一个胡同,从此便有了“龙行胡同”。

商与街名

明清两代的济宁,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大的商业城市之一,因而在街名上留下了强烈的印痕。

因手工业作坊聚集而得名的有:“炉坊街”、“纸坊街”、“糖坊街”、“皮坊街”、“打铜街”、“打绳巷”、“曲坊街”、“油篓巷”、“竹竿巷”、“扁担街”(现改为“任城路”)、“石灰窑街”等等;以商店聚集而得名的有:“纸店街”、“税务街”、“眼药胡同”、“瓷器胡同”、“馓子胡同”、“姜店街”、“果子巷”、“鸡市口”(后改为“吉市口”)、“驴市口”、“牛市街”、“箔市街”、“菜市街”、“柴禾市街”等等。

有趣的是这些街名的分布,基本反映了古代济宁的城市布局:以运河命名的街描划出运河的基本走向,而以官衙命名的街,绝大多数分布在老城城内的中心地带,可以想见当年衙门林立冠盖云集的情形和作为政治中心的气势;而手工业和商业又绝大多数分布在老城城外,这种城与市相分离又有联接的布局,恰好是中国旧时城市规划模式的典型例证。